

1.
名詞
宗法制度下指正妻,也指正妻所生的兒子、家庭的正支(跟“庶”相對)。
2.
形容詞
家族中血統近的。
3.
形容詞
指一個系統傳下來的正支。
1.
正妻。
1.出自《詩·召南·江有汜序》勤而無怨,嫡能悔過也。
2.出自《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前代帝王,骨肉分爭,皆因嫡庶相猜相忌,致有禍胎。
3.出自《柳南隨筆》蓋庶出之子,雖年長於嫡出,而不得為嗣子。
2.
嫡子。
1.出自《左傳·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2.出自《公羊傳·昭公五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
3.出自《與袁相公書》家故饒財,身居長嫡,悉推與諸弟。
3.
指血統親近者。參見“嫡親”、“嫡堂”。
1.出自《水滸傳》那人……正是武松的嫡親哥哥武大郎。
2.出自《屈原》先生待我完全就跟自己的嫡親的女兒一樣。
3.出自《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財迷心竅你沒情義,狠著心要賣你嫡親外甥。
4.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走到外面,見是我的一位嫡堂伯父。
5.出自《山鄉巨變》他是你的嫡堂阿叔嘛,當然好羅。
6.出自《探索集·探索》我同胞兄弟五人,連嫡堂弟兄一共二十三個。
4.
正宗;正統。參見“嫡傳”、“嫡派”。
1.出自《謝東倅包宏父》詩君家名父子,為晦翁嫡傳。
2.出自《傳習錄》其后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后始信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
3.出自《聊齋志異·宦娘》少喜琴箏,箏已頗能諳之,獨此技未有嫡傳,重泉猶以為憾。
4.出自《孟夫子出妻》我是孔門的嫡傳,這一層我無論怎樣要學到。
5.出自《〈仁山先生文集〉序》仁山先生蓋得之何子恭、王會之二先生之傳,而為朱學之嫡派也。
6.出自《廣陽雜記》今興復白云觀道人王萊陽,乃其嫡派。
1.謂經商求利。
1.招致事端。
1.指晉賈充女與韓壽私通,偷武帝賜充異香贈韓事。
1.出售。
1.招致禍害。
1.商業。
1.漢賈誼謫為長沙王太傅,有鵩鳥飛集其舍。相傳鵩為不祥之鳥,賈誼自以為壽不得長,悲而作《鵩鳥賦》。賦云"異物來集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策言其度。曰'野鳥入處兮,主人將去。'"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因以"賈誼鵩"為懷才不遇﹑命運多舛之典。
2.用以指惡耗或哀人之死。
1.語本《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余勇。'"杜預注"賈,賣也。言己勇有余,欲賣之。"后以"賈勇"為鼓足勇氣的意思。
1.賣東西。
1.炫示馀勇;用其馀力。
1.猶言沽名釣譽。
1.買賣。
1.招致怨恨。
1.招致憎恨。
1.古官名。掌管城市商業。調節物價。
1.見"賈值"。
1.亦作"賈直"。
2.價值。
1.漢賈誼和終軍的并稱。二人均有才學而早逝。
1.商船。
2.借指船商。
1.買賣。粥,同"鬻"。
1.做生意的資金。
1.指唐詩人賈島。
2.指漢賈誼。
1.做買賣。
含鉀的肥料,能促使作物的莖稈堅韌,提高產量,如氯化鉀、硫酸鉀、草木灰等。
1.居住在遙遠邊境的北方少數民族。
1.遐邇。遠近。
1.古酒器名。玉質。其旁有耳,如今之杯。
1.古代祭祀用的有禾稼飾紋的酒器。
1.用槚木荊條制成的刑具,用以笞打。
1.受笞打的羞辱。
1.腹中結塊的病。
1.腹中結塊的病。
1.腹中結塊的病象。
1.腹中氣郁結塊的病。
1.腹中結塊作痛。
1.腹中結塊的病。比喻隱患。
1.猶痕跡。
1.導引和接待賓客之人;陪從者。
1.價款。
1.聲價名譽。
1.謂價值等于連成一片的許多城池。
1.謂大德之人是國家安全的屏藩。語出《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
1.仆妾。
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如一件衣服賣五十元人民幣,五十元就是衣服的價格。
1.按價購買。
買賣貨物時收付的款項。
1.指依法所定之價。
1.謂商品質優而價格便宜。
(~兒)價目;價錢標明~。
1.方言。猶那么。表示順著上文的語意,申說應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