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從下向上距離小;離地面近(跟“高”相對)。
2.
形容詞
在一般標準或程度之下的(跟“高”相對)。
3.
形容詞
等級在下的。
4.
動詞
俯,頭向下垂。
5.
形容詞
(地勢)洼下。
6.
名詞
(Dī)姓。
1.
亦作“仾”。
2.
向下;向下垂。
1.出自《莊子·盜跖》據軾低頭。
2.出自《九思·怨上》大火兮西睨,攝提兮運低。
3.出自《詠風》詩垂楊低復舉,新萍合且離。
4.出自《代棄婦答賈客》詩鳴環動佩恩無盡,掩袖低巾淚不流。
5.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鯨牙低??,心平望審。
3.
低于。
1.出自《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金波麗翅鵲,玉繩低建章。
2.出自《宿建德江》詩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4.
低下。指身份地位、才能見識等。
1.出自《登黃山凌歊臺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詩空手無壯士,窮居使人低。
5.
謂質量差。
1.出自《儒林外史》老爹給了他二錢四分低銀子,又還扣了他二分戥頭。
6.
壞;惡劣。參見“低人”、“低物”。
1.出自《醒世姻緣傳》我叫那低狗攮的沒處去使低去!
7.
聲音小。
1.出自《歌者》詩玉樹花飄鳳失棲,一聲初壓管弦低。
2.出自《色盲》趙女士的聲音很低,象是對自己說。
8.
廉,便。
1.出自《金橙徑》詩金橙縱復里人知,不見鱸魚價自低。
2.出自《韋護》她說她想到北京進女師大去,那里學費低。
9.
低落;消沉。
1.出自《中國證券報》市場整體情緒低,但無需特別悲觀。
2.出自《瀟湘晨報》壓力大喝酸奶,情緒低吃綠葉蔬菜。
3.出自如:試驗失敗以后,他的情緒一直很低。
10.
駐屯。
1.出自《文選·宋玉〈招魂〉》軒辌既低,步騎羅些。
11.
見“低回”。徘徊;流連。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傳》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然白首。皬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2.出自《聞見前錄》蓋自棲筠而下,義居二十余世矣。余為之低回嘆息而去。
3.出自《余處士墓表》淹留濂溪、鹿洞,過柴桑,輒低回久之。
4.出自《前茅?力的追求者》別了,低回的情趣!別要再來纏繞我白熱的心曦!你個可憐的撲燈蛾,你當得立地燒死!
12.
指低下之處。
1.出自《同顏大夫初晴》詩濕花飛未遠,陰雪斂向低。
13.
指使向下,放低。
14.
與“高”相對。謂由下至上距離小。
1.出自《和劉郎中學士題集賢閣》詩傍聞大內笙歌近,下視諸司屋舍低。
2.出自《絕句》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3.出自《龍須溝》南邊中間是這個小雜院的大門,又低又窄。
15.
見“低回”。謂情感或思緒縈回。
1.出自《除刪定宮謝丞相啟》伏念某獨學寡聞,倦游不遂。瀾翻記誦,愧口耳之徒勞,跌宕文辭,顧雕蟲而自笑。低回久矣,感嘆凄然。
2.出自《香祖樓·嫁蘭》為什么同床各夢將情漏。你若為彼低回,奴當成就。
3.出自《井岡山記》一天早晨,毛澤東同志看到他,說:“天涼啦,該加點衣服啦!”他回答:“我沒有衣服了。”“噢,你沒有衣服啦!”為之低回久之。
16.
見“低回”。紆回曲折。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大語叫叫,大道低回。
17.
見“低回”。遷就;迎合。
1.出自《新唐書·文藝傳下·吳武陵》數百里之內,拘若檻阱,常疑死于左右手,低回姑息,不可謂明。
2.出自《揮麈三錄》前數年,有博士鄒公,經甚明,文甚高,行甚修,不能低回當世,以直去位。
18.
見“低遲”。徘徊。
1.出自《詠夢》詩寂歷窗扃紙,低遲帳卷羅。
1.唐代授官皆給告身,未有告身之前,先給文書以為憑證,稱信牒。
1.舊時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作為憑證的聘禮。
1.復姓。
1.消息,音信。
1.真實而有依據。
1.真實而有根據。
1.見"信旛"。
1.亦作"信幡"。
2.古代題表官號﹑用為符信的旗幟。
1.群眾來信來訪的簡稱。指人民群眾致函或走訪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要求解決某些問題。
1.裝書信的封套。
信仰敬奉信奉宗教|信奉真理。
1.信服。伏,通"服"。
1.即信鷗。
1.相信佩服。
1.用作憑證的符節。
1.經過訓練,專門用來傳遞書信函件的家鴿。又叫"傳書鴿"。
1.佛教禮懺時擊鼓以喚起虔敬信仰之心,故稱此鼓為信鼓。
1.官員禱神時表示虔誠的自稱。
1.引信。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一種引爆裝置。
1.相傳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信圭為六瑞之一,侯爵所執。信,通"身"。
1.書信。
①用動作、光、聲音、電波等傳遞的信息起義信號|電視信號。②指某種現象出現前的征兆漲潮的信號|發生地震的信號。
頻率穩定、諧波失真低,且頻率和電平均能連續可調的正弦波振蕩器。分音頻和射頻兩類信號發生器。輸出為正弦電壓,輸出阻抗低,可加接各類負載。有時也備有功率擋輸出。在研制和測量電子電路和設備時用作信號源。
1.軍隊﹑艦船﹑海港﹑工地等用來傳達信號﹑進行聯系的旗幟。
1.音信,消息。
1.傳送書信的鴻雁。
1.誠實敦厚。
1.匯兌方式之一。甲地銀行或郵電局受匯款人委托,將匯款委托書寄交乙地付款銀行或郵電局,通知該地的指定收款人,簽具收條,領取款項。
1.大家都認為可靠的貨物。
2.猶言信物。
1.信義及于豚和魚,形容信義昭著,無微不及。
1.信紙。
1.書信。
1.郵遞或帶交的函件。多指書信。
1.作為憑證的令箭。
1.以信義相交。
1.猶信足。
1.使者所持的符節印信。
2.忠貞的節操。
1.佛教謂對佛法心無疑慮﹑明見其理為信解。
1.誠信謹慎。
1.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1.舊時民間代人寄遞信件的一種機構。自郵局普遍設立后,逐漸停廢。
1.佛教禪宗傳法,授衣缽以為憑信,因稱衣缽為信具。
1.相信而當作依據。
2.真實可信的證據。
1.誠實的國君。
1.確考,清楚地證明。
1.隨口。謂出言不加思索。
1.見"信口開合"。
1.見"信口開合"。
也作信口開合”。隨口亂說一氣,不負責任說話要負責任,不能信口開河|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信任依賴他為人耿直,大家都信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