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花紋的石頭。
1.出自《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2.
蕩漾;蕩溢。
1.出自《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
3.
廣大。
1.出自《淮南子·本經(jīng)》當(dāng)此之時,玄玄至碭而運(yùn)照。
2.出自《和王微之登高齋》蕭條中原碭無水,崛強(qiáng)又欲憑江淮。
4.
突;闖。
1.出自《新序·雜事二》晉文公出田,逐獸,碭入大澤,迷不知所出。
5.
見“碭極”。古樂名。
1.出自《漢書·西域傳贊》〔天子〕設(shè)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
6.
山名。在安徽省碭山縣東南。
1.出自《漢書·高帝紀(jì)上》〔高帝〕隱于芒碭山澤間。
7.
古地名。本戰(zhàn)國楚邑,秦置縣,隋改碭山。今安徽省碭山縣。
1.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沛公軍碭。
1.謂伺其疲困而攔截。
1.非分希冀。徼,通"僥"。
1.攻擊別人短處或揭發(fā)別人陰私。
1.猶幸進(jìn)。非分求進(jìn)。徼,通"僥"。
1.祈求神靈(保佑)。
1.謂招致禍亂。
1.纏繞;錯綜。徼,通"繳"。
1.求榮。
1.亦作"儌幸"。
2.謂希求獲得意外的成功。
3.謂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稳〉贸晒蛞蚺既坏脑蛎庥跒?zāi)難。
1.截?fù)簟?/p>
1.企求福祉。
1.邊界外;域外。儌,通"徼"。
1.見"僥幸"。
1.攔截。儌,通"邀"。
1.巡邏警戒的道路。
1.求取恩寵。
1.祈福,求福。
1.希求。徼,通"僥"。
1.攔截。
1.見"徼"。
1.謀利,求利。
1.謀求名聲。
1.謂博得有才能的名聲。
1.求取;攫取。
1.邊民。
1.謂窺伺希冀。徼,通"僥"。
1.求天賜福。猶言天佑。
1.邊境的哨所。
1.塞外,邊外。
1.徼,通"僥"。作非分企求。
2.徼,通"僥"。希望獲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災(zāi)害。
1.巡查。
1.巡查。
1.迎合。
1.招怨。
1.邊境;邊塞。
1.攔截。
2.指反復(fù)核實(shí),排除虛妄的成分。
1.亦作"徼■"。亦作"徼?"。亦作"徼豤"。
2.謂伺其疲頓而加以攔截。
1.駁還。唐宋時特指門下省駁正制敕之違失而封還章奏。
2.駁議。
1.糾纏;纏繞。
2.猶繳裹。生活費(fèi)用。
1.交付。
1.交給公家。
1.方言。即澆裹。指日常開支。
見〖嚼裹兒〗。
1.唐時給事中,宋時給事中及中書舍人認(rèn)為制敕有違失,得駁正而將章奏封還,稱"繳還"。
2.交還。
1.交上。
1.應(yīng)試的人考完后交出試卷。亦比喻完成任務(wù)。
交納~公糧 ㄧ~稅款。
1.交納憑限。清朝官員被分派到某地之前,由吏部發(fā)給寫明上任期限的文書,叫"憑限"。到任時即須交納憑限,稱"繳憑"。
1.謂封還制命而停止其事。
1.謂說理﹑行文或問題﹑事情等糾纏不清。
2.纏擾不休。
3.圍繞;纏繞。
4.引申為曲折迂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