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兩腿盡量彎曲,像坐的樣子,但臀部不著(zháo)地。
2.
動詞
指待(dāi)著或閑居。
3.
動詞
坐牢。
1.
亦作“踆”。
2.
指獸類踞伏。
1.出自《苦寒行》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2.出自《行路難》詩蟠龍吐耀虎喙張,熊蹲豹躑爭低昂。
3.
屈兩腿如坐、臀部不著地。
1.出自《水滸傳》王慶見板凳作怪,用腳去踢那板凳,卻是用力太猛,閃朒了脅肋,蹲在地下,只叫:“苦也!苦也!”
2.出自《青春之歌》她突然也感到了一陣激烈的心跳,于是趕快蹲下身去摘起路旁的一朵小野花。
4.
呆著;停留。
1.出自《西游記》我們方丈中,豈容他打攪!教他往前廊下蹲罷了,報我怎么!
2.出自《老殘游記》這們長天大日的,老殘,你蹲家里做甚?
3.出自《上海的早晨》娘過世以后,湯阿英整天蹲在秦媽媽的草棚棚里。
5.
屈曲;歪斜。
1.出自《東周列國志》尊如天地赫如神,何事人臣敢逐君?自是君綱先缺陷,上梁不正下梁蹲。
6.
書法用語。猶頓。
1.出自《王氏談錄·筆法》江南李主及二徐傅(傳)二王撥鐙筆法,中朝士人吳遵路、待詔尹希古悉得之,吳尤以為秘。所傳二人與范宗杰而已。其法五字:??、厭、抵、鉤、揭。吳又云更有二字曰蹲、送者,蹲鋒迎送之謂耳。
7.
控制或延緩作物莖葉生長,以利積累養分。
1.出自《參觀》就是在春天澆“拔節水”時,我們不馬上澆它,等它兩天,讓小麥下邊幾個節不拔得那快,蹲一蹲,長硬實粗壯。
2.出自又如:蹲苗;蹲節。
8.
通“噂”。參見“蹲沓”。議論紛雜。
1.出自《抱樸子?漢過》當涂端右閹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國之鈞,廢正興邪,殘仁害義,蹲踏背憎,即聾從昧,同惡成群,汲引奸黨,吞財多藏,不知紀極。
2.出自《鶴林玉露》杜陵詩……又云:“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似興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凄涼零落,小人蹲沓喧競,其形容精矣。
9.
坐。
1.出自《莊子·外物》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
10.
泛指物體立在地上。
1.出自《晚春》詩石蹲還似獸,蘿長更如衣。
2.出自《石筍行》君不見益川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3.出自《意外》寄宿舍的胖老板娘堵在門口,神色張皇,面前蹲著一只口袋。
崩潰混亂敵軍全線~。
1.繁盛,豐茂。
1.沖決泛濫。
1.背棄盟約。
1.亦作"潰畔"。
2.叛亂離散。
1.見"潰叛"。
1.猶打破,擂破。
1.見"潰癰"。
1.潰敗。
(軍隊)被打垮而逃散。
1.波浪相激洶涌貌。
1.謂軍事上失敗。
1.失敗逃散。
1.塌陷。
2.攻陷;失敗陷落。
1.泛濫漫延。
1.逃散。
1.潰爛漫延。
1.亦作"潰癿"。
2.謂潰爛出膿的瘡。
3.決破膿瘡。
1.崩潰。
1.敗逃。
1.用草和土摶成的鼓槌。
1.謂輸送糧食財物以實邊地。饋,通"饋"。
1.指供神的酒食。
1.賜與。饋,通"饋"。
1.謂燒菜做飯。
1.回贈。
1.指喪中祭奠之事。
1.饋贈或輸送食物以滿足需要。饋,通"饋"。
1.謂進獻牲醴黍稷。
1.舊時節日相互送禮。謂之"饋節"。饋,通"饋"。
1.贈送行資;贈送財物。饋,通"饋"。
1.饋贈。
1.饋贈慰勞。饋,通"饋"。
1.贈送財物。
1.運送糧食。饋,通"饋"。
2.糧餉。
1.贈送財物;賄賂。
1.運糧餉﹑財物的道路。
1.古代為君王炊飪的人。
1.亦作"饋膳"。
2.謂烹調膳食。
1.獻熟食。古代的天子諸侯每月朔朝廟的一種祭禮。
2.食物;熟食。
1.獻熟食。祭祀的一種儀式。
1.以酒食祭鬼神。
饋贈。
1.歲末相互饋贈。饋,通"饋"。
1.進獻飯食。
1.運送糧餉。
1.饋贈慰問。饋,通"饋"。
1.贈送糧草﹑牲腥。
2.引申指料理生活雜事。
發射機和天線之間的傳輸線。
1.贈送奉獻。饋,通"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