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聦”。
2.
聽;聽覺。
1.出自《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2.出自《漢書·谷永傳》臣前幸得條對災異之效,禍亂所極,言關於圣聰。
3.出自《九諷·見逐》耳方聰兮忽睽,目方視兮忽盲。
4.出自《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王安石﹞升江寧府知府,賢聲愈著,直達帝聰。
3.
聽覺靈敏。
1.出自《禮記·雜記下》視不明,聽不聰,行不正,不知哀,君子病之。
2.出自《孟子·離婁上》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3.出自《荀子·勸學》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聽而聰。
4.出自《元和圣德詩》皇帝神圣,通達古今,聽聰視明,一似堯禹。
5.出自《履園叢話·夢幻·自矜埋葬》秀才因於灶神前具疏,自道其平生雖無大陰德,然掩骼一事,當亦可挽回造化,何神聽之不聰也。
4.
明察。
1.出自《春秋繁露·五行五事》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
2.出自《七諫·沉江》愿悉心之所聞兮,遭值君之不聰。
3.出自《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伍舉曰:“臣聞國君服寵以為美,安民以為樂,克聽以為聰,致遠以為明?!?/p>
4.出自《文心雕龍·聲律》良由外聽易為巧,而內聽難為聰也。
5.
聰明而有才智。參見“聰智”。
1.出自《傷友人賦》峻調迥韻,慧志聰情。
2.出自《四言銘系述》聞言易悟曰聰,睹事易辨曰明。
6.
通路;通暢。
1.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八風,水門八以法地八聰。
2.出自《水經注·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也。”
7.
指耳鳴病。
1.出自《晉書·殷仲堪傳》仲堪父嘗患耳聰,聞床下蟻動,謂之牛斗。
1.故作愁容以媚人。顰﹐皺眉。
1.敗露。
1.猶玩具。
1.謂做出各種巧妙的花樣。亦謂賣弄技巧。
想要逞巧、耍花招,結果反而壞事孩兒系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
1.見"弄巧成拙"。
1.指禽鳥在初晴時鳴囀﹑戲耍。
2.謂呈現晴天。
1.憑借職位﹐濫用權力。
1.顯現美色。
1.掉弄口舌;饒舌。
1.搗鬼﹐耍花樣。
1.古時博戲的一種。
1.《太平御覽》卷八四二引《禰衡別傳》"十月﹐朝黃祖在艨沖舟上。會設黍舋﹐衡年少在坐﹐黍舋至﹐先自飽食畢﹐摶以弄戲﹐其輕慢如此。"后以"弄黍"指文人的傲慢放縱。
1.在水上作競技表演。
2.游泳。
1.造謠。
1.賣弄才思。
1.玩命﹐視生死如兒戲。
1.見"弄聳"。
1.見"弄聳"。
2.慫恿。
1.亦作"弄慫"。亦作"弄送"。亦作"弄松"。
2.作弄;戲弄;算計。
1.見"弄聳"。
1.逗玩孫兒。
1.指婦女懷孕足月腹痛或作或止的一種征兆。
1.故作姿態。
1.小巷。
1.稱城市里弄中按同一模式建造﹑有獨立墻門的住房。一般為二﹑三層樓房﹐開間較窄﹐天井較小。
1.猶弄潮。
1.漢未央宮有弄田﹐供皇帝宴游。
1.孌童。指被侮弄的美貌男童。
語本《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蓖呒忓N。給女孩玩弄紡錘,有希望她將來能任女工之意◇因稱生女為弄瓦”。
1.古代雜技的一個項目。
1.玩弄文辭。
2.指寫作。
1.游戲。
2.古時江南一帶稱演傀儡戲為弄戲。
1.狎戲﹐狎弄。
1.謂冒險以求一逞。
2.猶冒失。
1.娶妾。
1.使性子。
1.?;?。
2.指賣弄本領。
耍弄花招,欺騙別人你不要亂報數字,弄虛作假。
1.亦作"弄諠"。
2.弄玄虛﹐?;ㄕ?。
1.見"弄喧"。
1.見"弄玄虛"。
1.指調戲女子。
1.指禽鳥宛轉鳴叫。
1.《史記.張丞相列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孰視趙堯曰'無以易堯。'遂拜趙堯為御史大夫。"后因稱任命御史大夫為"弄印"。
1.謂物動使影子也隨著搖晃或移動。
1.形容心魂不定。
1.猶俳優。
1.人名﹐相傳為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簫之蕭史﹐日就蕭史學簫作鳳鳴﹐穆公為作鳳臺以居之◇夫妻乘鳳飛天仙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
1.蜣螂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