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聚居而有血統關系的人群的統稱。
2.
動詞
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家、妻家的人都殺死。
3.
名詞
種族;民族。
4.
名詞
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種類。
5.
名詞
稱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類人。
6.
名詞
(Zú)姓。
1.
有一定血緣關系的親屬的統稱。
1.出自《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2.出自《解嘲》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
3.出自《與瀼溪鄰里》詩昔年苦逆亂,舉族來南奔。
4.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滿生抬頭看時,卻是淮南族中一哥哥。
5.出自《孟祥英翻身》牛孟兩家都是大族,婚姻關系世代不斷。
2.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統的稱號。
1.出自《左傳·隱公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謚與族。公問族於眾仲,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2.出自《戰國策·秦策二》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
3.
古代一種地方基層組織,以百家為一族。
1.出自《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
2.出自《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次則比、閭、族、黨之師,亦皆卒、兩、師、旅之帥也。
4.
民族。如: 漢族,回族。
5.
品類;種類。
1.出自《書·堯典》帝曰:吁,拂哉!方命圮族。
2.出自《水經注·涑水》厥頂方平,有良藥。《神農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銅蕓、紫菀之族也。”
3.出自《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4.出自《題楊次公蕙》詩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6.
眾多。
1.出自《韓非子·喻老》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
7.
叢集;聚集。
1.出自《爾雅·釋木》木族生為灌。
2.出自《莊子·在宥》云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
3.出自《館娃宮賦》吳王乃波伍相,輦西施。珠翠族來,居玉堂而汞洞;笙簧擁出,登綺席以逶迤。
4.出自《著存軒辭》風獵獵兮成音,云族興兮晝陰。
5.出自《郎潛紀聞》按粵東是時番船漸通,洋商初盛,珠貝瑰貨族於西關。
8.
筋骨聚結處。
1.出自《莊子·養生主》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9.
滅族。古代一人犯罪,刑及親族的刑罰。
1.出自《書·泰誓上》罪人以族,官人以世。
2.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諸公莫敢復明言於上。
3.出自《智囊補·明智·平軍民變》公乃從數卒,乘肩輿出迎,謂之曰:“女曹毋反,反則天子移六師至,族女矣。”
4.出自《聊齋志異·九山王》異史氏曰:夫人擁妻子,閉門科頭,何處得殺?--即殺,亦何由族哉?狐之謀亦巧矣。
10.
誅滅;誅殺。
1.出自《正字通·方部》滅國亦曰族。
2.出自《阿房宮賦》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出自《三朝北盟會編》虜性嗜殺,將兵所向,族其強壯老弱,略其婦女財寶。
11.
指官族,世官。
1.出自《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其族,對曰:“泠人也。”
1.同"鉆燧改火"。
1.見"鉆燧"。
1.指大型鉆探機的鋼架。
地質勘探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用鉆機從地表向下鉆進,在地層中形成圓柱形鉆孔,以鑒別和劃分地層。可從鉆孔中不同深度處取得巖心、礦樣、土樣進行分析研究,用以測定巖石和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指標,提供設計需要。所用鉆機主要分為回轉式與沖擊式兩種。
用來鉆探水底地質結構的船。設有井架、鉆機,以及采樣、化驗等設備。可分為地質取芯船和海洋石油鉆探船。
1.比喻千方百計地投機鉆營。
1.一種點燃后升空爆炸的爆竹。亦指在高空爆炸的高射炮彈。
1.謂升為高官。語本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四﹕"北京留守王宣徽洛中園宅尤勝﹐中堂七間﹐上起高樓﹐更為華侈。司馬公在陋巷﹐所居才能芘風雨﹔又作地室﹐常讀書于其中。洛人戲云﹕'王家鉆天﹐司馬家入地。'"
1.落葉喬木。葉長形﹐有白粉。木質松軟﹐用于建筑。
1.謂升為高官。
1.落葉喬木。葉子三角形。結蒴果。木質松軟﹐供建筑和造紙用。
1.鉆﹑鉆床﹑鉆探機上的刀具。可在工件或巖石上造成孔洞。
1.猶言自投羅網。
1.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1.一種占卜術。鉆刺瓦片﹐并以火灼﹐視其裂紋以卜吉兇。
1.鉆研體味。
1.同"鉆穴逾墻"。
1.鉆入心中。常用來形容極度痛苦。
1.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玉米螟等幼蟲的統稱。也名蛀心蟲。
1.鉆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極深。
1.鉆研進修。
1.鉆究玄理。
1.猶言鉆穴踰墻。
1.亦作"鑽穴逾墻"。
2.見"鉆穴逾墻"。
1.見"鉆穴逾墻"。
1.見"鉆穴逾墻"。
深入細致地研究鉆研學┦酰刻苦鉆研的精神。
1.深入研求。語本《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刑昺疏﹕"言夫子之道高堅﹐不可窮盡……故仰而求之則益高﹐鉆研求之則益堅。"
設法找門路,托人情,以謀求名利鉆營術|百計鉆營。
1.專心吟詠。
1.猶言鉆穴逾墻。
1.夤緣鉆營。
1.鉆研并閱讀。
1.猶言鉆謀。
1.穿洞鑿刻。
2.指黥刑。
1.喻指四處碰壁之人。
1.小而圓的鉆石。
1.見"鉆礪"。
1.古卜法。鉆龜里甲使薄﹐然后燃荊焞以灼所鉆處﹐使兆坼現于表面﹐藉以定吉兇。
2.比喻得禍。
3.猶鉆研。
1.以鐵制刑具束頸﹑鑿去髕骨的一種酷刑。
1.一種占卜術。鉆刺龜里甲﹐并以火灼﹐視其裂紋以斷吉兇。
1.勸酒,催人飲酒之辭。
1.亦作"蟕蛦"。
2.一種大龜。
1.見"蟕衟"。
1.古時口足之間飾有篆文的飲酒器。
1.高聳貌。《漢書.揚雄傳上》"于是大夏云譎波詭,嶊嶉而成觀。"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嶊嶉,材木之崇積貌也。"一說,嶊嶉即崔巍。王先謙補注"嶊嶉,即崔崣之同音變字,若今言崔巍矣。"
1.亦作"嶊崣"。
2.高大。
1.見"嶊嵬"。
1.嘴。
2.嘴部附近的部位。
1.頷骨;下巴骨。借指嘴臉;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