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總集;聚合。
1.出自《易·系辭上》錯綜其數。
2.出自《報任安書》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
3.出自《小滄浪筆談·重修鄭公祠碑》元嘗博綜遺經,仰述往哲,行藏契乎孔顏,美言紹乎游夏,則漢大司農高密鄭公其人矣。
2.
整理;治理。
1.出自《文選·何劭〈贈張華〉》詩私愿偕黃發,逍遙綜琴書。
2.出自《顏氏家訓·省事》近世有兩人,朗悟士也,性多營綜,略無成名。
3.出自《小滄浪筆談·〈山左金石志〉序》而秋帆先生復奉命總督兩湖,繼且綜湖南北軍務矣。
3.
量詞。綹;束。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約得百兩,便熔成一大錠,把一綜紅線,結成一絳,系在錠腰,放在枕邊。
缺乏;不足物資~ㄧ經費~ㄧ人手~。
1.冬季晝短夜長,故稱冬令白天為"短日"。
2.謂來日不多。指年邁。
在較短的日照條件下才能發育開花的植物,每天需要14小時以上的連續黑暗才能生長良好。如大豆、玉米等。
1.懦弱而淺薄無能。
1.縮短服喪期限,如以日易月,改三年的三十六月為三十六日之類。
1.單上衣。
缺少(多指少于定額)保存的東西,一件也不~。
1.短促的生命。
1.指短篇詩文。
1.短祚。亦指早死。
2.短暫的人生。
1.短命早死;要命。
1.漢代凡經﹑律等官書用二尺四寸竹簡書寫。官書以外包括子書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簡寫書,稱為"短書"◇多指小說﹑雜記之類的書籍。
2.指書牘。
1.短拙的謀劃。
1.短命,早死。
1.雨具,短蓑衣。
1.猶縮短。
1.低矮的臥榻。
1.不停地嘆氣。
1.明代一種手持的槍,長一尺多。
1.舊時城外大道旁,五里設短亭,十里設長亭,為行人休憩或送行餞別之所。
1.小船。
1.猶總共;整整。
2.錯失;錯誤。
路程近的;短距離的~運輸ㄧ~販運。
短的線,比喻(產品、專業等)需求量超過供應量(跟‘長線 ’相對)增加~材料的生產ㄧ擴大~專業的招生名額。
1.吹奏樂器名『晉時多以鼓吹鐃歌形式,用于郊﹑廟的軍樂◇亦用于民間歌舞伴奏或獨奏等。
①短而小篇幅~。②(身軀)矮小~精干ㄧ身材~。
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強干。②形容文章、戲劇等篇幅不長而有力。
動不動就受到責備或處分。
1.提用;動用。
1.動作與靜止。
2.行動;舉止。
3.起居作息。謂日常生活。多用作書信中的問候語。
4.古代監獄的別名。
1.勞動眾人。
2.驚動眾人。
指說話別光~,快干活!
①全身或身體的一部分的活動這一節操有四個~ㄧ~敏捷。②活動;行動起來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
1.因寒冷而凍結的毛筆。
1.猶言冰封。
1.寒冬的狂風。
1.凝結成冰。
2.猶寒冰。
1.形容寒冷透涼之狀。
1.使草受凍。
2.指經冬未死的草。
局部皮膚因受低溫損害而成的瘡。
1.嚴寒刺骨貌。
1.受凍皴裂。
1.象聲詞。
經過冰凍的豆腐。
1.受凍挨餓。
農業上指由于氣溫下降使植物體的組織受到破壞。
1.挨凍受寒。
1.凍筆。
1.猶言冰封。
1.肢體因受凍而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