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生出,長。
2.
動詞
益,增益,加多。
3.
動詞
〈方〉噴射。
4.
副詞
〈書〉更加。
5.
名詞
味道。
1.
滋生;生長。
1.出自《書·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2.出自《擬〈行行重行行〉》詩堂上流塵生,庭中綠草滋。
3.出自《與博昌父老書》荒徑三秋,蔓草滋於舊館;頹墉四望,拱木多於故人。
4.出自《玉篇?水部》滋,長也。
2.
栽種;培植。
1.出自《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2.出自《楚辭·九章·惜誦》播江離與滋菊兮,愿春日以為糗芳。
3.
增長;增加。
1.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
2.出自《上田正言書》今國之疵,民之病,有滋而無損焉,烏所謂言之效邪?
3.出自《潛書·省官》乃品分正從,重之而為十八,繁累不經,適以滋多官之弊,其害為甚。
4.
潤澤;浸染。
1.出自《搗衣》詩白露滋園菊,秋風落庭槐。
2.出自《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志銘》嶺以南,素習於夷,無男女之別。日浸月滋,為吏者師耳目,謂俗止如此;凡奸事雖得,有可已者,皆不究。
3.出自《字匯?水部》滋,浸也。
5.
繁盛;茂盛。
1.出自《莊子·則陽》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
2.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靡木不滋,無草不茂。
3.出自《正蒙·大易》《巽》為木,萌于下,滋于上。
6.
水;汁液。
1.出自《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
2.出自《魏都賦》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3.出自《都蔗賦》清滋津于紫梨,流液豐于朱橘。
4.出自《園池》詩一徑衡門數畝池,平湖分漲草含滋。
7.
美味;滋味。
1.出自《禮記·檀弓上》喪有疾,食肉飲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為姜桂之謂也。
2.出自《辨亡論下》屏氣跔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損甘,以育凌統之孤。
3.出自《金蓮記·廷讞》朝廷禁鹽,又說道齊《韶》三月無滋。
8.
謂調和滋味。
1.出自《唐語林·補遺二》一日給事直饌,鼎前有熊白及鹿修,曰:“白肥而修瘠,相滋其宜乎?”
9.
愈益;更加。
1.出自《左傳·襄公八年》謀之多族,民之多違,事滋無成。
2.出自《鹽鐵論·國疾》今政非改而教非易也,何世之彌薄而俗之滋衰也。
3.出自《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丁君墓志銘》其治諸暨如剡,越人滋以君為循吏也。
4.出自《明史·劉濟傳》濟在諫垣久,言論侃侃,多與權幸相枝柱,直聲甚震,帝滋不能堪。
10.
噴射。參見“滋穴”。
1.出自《列子·湯問》山名壺領,狀若甔甀,頂有口,狀若員環,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
2.出自如:這水管子向外滋水。
11.
黑;污濁。一說讀為“滓”。見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讀左傳·哀公》、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1.出自《左傳·哀公八年》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吳竟田焉,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
2.出自《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擲芳愛氣馥,拾蕊憐色滋。
3.出自《〈文選〉六臣注訂訛》五臣注以“滋”為“繁滋”,不合。按滋與茲通,黑也,污也。言拾已落之花蕊,則其色不免沾污。
12.
方言。快活;高興。
1.出自《海嘯》危險的偷渡,對于他來說,不但不感到緊張,卻反而心里滋的不行。
2.出自《海嘯》小于和小馬都是第一次坐汽車,剛上車的時候還覺得挺新鮮,挺滋,現在卻被顛得頭昏腦脹,恨不能跳下車來。
13.
通“慈”。慈愛;體恤。
1.出自《國語·齊語》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遂滋民,與無財,而敬百姓,則國安矣。
14.
水名。即今河北省磁河。
1.出自《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15.
水名。陜西省渭河支流灞河的古名。
1.出自《水經注·渭水三》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為霸水,以顯其功。
16.
泉名。在渭水。
1.出自《呂氏春秋·謹聽》太公釣於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
1.訪求賢才。隋文帝有《搜賢詔》。
1.尋求選取。
1.搜索;尋找。
1.比喻多方搜求民間遺才。
1.亦作"搜揚"。
2.訪求舉拔。
1.科舉時代,主考在發榜前復閱落選的考卷,發現優異者臨時補取,稱"搜遺"。
1.尋覓詩句。
2.指詩句。
1.搜尋查看。
2.搜集查閱。
1.搜求挑選。
2.有選擇地狩獵鳥獸。
1.搜集摘取。
1.謂搜求摘取片斷的文句。
1.春獵與秋獵。亦泛指狩獵。
1.搜索揭發。
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2."牛溲馬勃"之略語。語本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賤之物。
3.指尿﹐小便。
1.見"溲勃"。
1.見"溲勃"。
1.小便與大便。
1.排泄膏狀小便。今稱乳糜尿。
1.指過時不頂用的老話。
1.即醙酒。陳白酒。
1.以水和面。
1.解小便。
2.尿;糞便。
1.尿器。
1.猶沖刷。
1.象聲詞。
1.尿血;便血。
1.形容惡言叫罵。
1.泛指狩獵。
1.古地名。在今湖北枝城市境長江東岸。三國蜀劉備伐吳,駐軍于此,為吳將陸遜所敗。
1.形容氣味酸臭。
1.不高明的辦法;餿主意。
1.變質發酸的飯。亦比喻陳腐的言辭。
1.酸腐;迂腐。
1.不高明的辦法。
1.象聲詞。風雨聲。
2.風凜冽貌。
3.指寒氣,寒風。
4.衰敗貌。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雨聲。
2.象聲詞。形容很快通過的聲音。
3.陰冷貌。
4.蕭颯﹑衰敗貌。
1.雕刻。
1.雕刻。比喻刻意修飾文詞。
1.雕刻。
1.猶侵蝕。
1.削除﹔剔除。
1.毒酒。
2.引申指邪惡之人。
3.毒害。
4.狠毒;毒辣。
1.嗜酒。
1.沉浸,迷戀。
1.良馬名。
1.東漢﹑三國時叟人被征募為兵者,作戰英勇,稱"叟兵"。
1.淘米聲。
使喚狗。比喻慫恿別人做壞事為人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