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行軍時用的打擊樂器,有柄,形狀像鐘,但比鐘狹而長,多用銅制成。
1.
一種古代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柄,擊之發聲,用銅制成。行軍時用以節止步伐。一說鉦為一種形似鐃、鐸的樂器。
1.出自《詩·小雅·采芑》鉦人伐鼓。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
3.出自《續墨客揮犀·狄天使能戰》狄青為將……令軍中聞鉦一聲則止。
4.出自《古器物識小錄·鐃》鉦與鐃不僅大小異,形制亦異:鉦大而狹長,鐃小而短闊;鉦柄實,故長,可手執;鐃柄短,故中空,須續以木柄,乃便執持。
2.
鐘身正面的上部。
1.出自《周禮·考工記·鳧氏》鳧氏為鐘……銑閑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
3.
古樂器。形圓如銅鑼,懸而擊之。
1.出自《舊唐書·樂志二》《大定樂》加金鉦。
2.出自《隨園詩話》今人開舡鳴鉦,未知起于何時。
3.出自《清史稿·樂志八》鉦,范銅為之,形如盤。面平,口徑八寸六分四厘,深一寸二分九厘八豪,邊闊八分六厘四豪。穿六孔,兩兩相比,周以木匡,亦穿孔,以黃絨??聯屬之。左右銅镮二,系黃絨??,懸于項而擊之。
4.出自《痛史》只見他右手拿了一片骨板,左手拿著一面小銅鉦。
5.出自《丁寧·春雪》詩看明朝,銅鉦似的太陽重向樹頭掛。
6.出自《北京人》幽長的胡同內又有算命的瞎子寂寞地敲著銅鉦走過去。
暫時性流水在山地溝谷出口處形成的扇形堆積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中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山麓。
1.大業。多指世代相襲的帝業。
1.洪門的別稱。詳"洪幫"。
1.洪門的武裝隊伍。
1.指天。
2.比喻國家政權。
1.大樹。
1.巨浪。
1.洪亮,響亮。
1.洪水。多雨后的大水。
(聲音)大;響亮~的回聲丨嗓音~。
1.偉大的功業。
巨大的水流春暖雪融的時候,~的沖刷力特別猛烈◇時代~。
1.見"洪爐"。
1.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領悟﹑接受迅速,思想改變快。
1.猶高論。
1.見"洪脈"。
1.見"洪脈"。
1.水勢浩大貌。
1.大而多。
1.指偉大美好的業績。
1.指遼闊﹑混沌的宇宙。
1.巨大的名聲。
1.大海。
1.宏偉的計劃。
1.大安,長治久安。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后因稱不可信托的寄信人為"洪喬"。
1.即鴻溝。古渠名。
1.大的淵泉。
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廣東花縣(今花都)人¢秀全族弟。曾為塾師。參與創立拜上帝會◇在香港、上海等地任布道師。1859年到天京(今南京),受封為干王,總理太平天國朝政。編寫《資政新篇》,主張革新政治,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經濟。1864年天京陷落后,護衛幼天王洪天貴福到江西,不久被俘就義。
1.水大貌。
1.大儒。學問淵博的讀書人。
1.大恩澤。
1.猶增減。
1.大赦。
1.廣博而深奧。
劇作家、導演。江蘇常州人。早年赴美國學燒瓷,后改學戲劇。回國后領導戲劇協社、復旦劇社◇參加左翼戲劇運動。抗戰爆發后領導上海救亡演劇二隊赴內地。抗戰勝利后在復旦大學、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任教。建國后任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中國劇協副主席等。有劇作《趙閻王》、《五奎橋》、《香稻米》,論著《電影戲劇表演術》、《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等。
1.學問淵博﹑有名氣的儒生。
1.大名聲。
1.重大恩惠。
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漲的水流~泛濫。
比喻極大的禍害。
1.洪大的恩私。
1.隆重的祭祀。
1.指皇位。
1.見"洪算"。
1.亦作"洪筭"。
2.謂年歲長久;長壽。
1.大波浪。
1.巨大的桃樹。
1.巨匠。天生萬物,如陶匠制造器物,故用以比喻天。
1.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