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養牲畜的竹、木柵欄。
2.
名詞
儲存貨物或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3.
見“棧道”。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架木樁,鋪上木板而成的道路。
4.
名詞
(Zhàn)姓。
1.
棚,閣。
1.出自《墨子·備城門》鑿扇上為棧。
2.
編木制成的墊子。用于禽畜的房籠內以除濕。
1.出自《莊子·馬蹄》〔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
2.出自《齊民要術·養雞》雞棲,宜據地為籠,籠內著棧。
3.出自《燒歌》廢棧豕歸闌,廣場雞啄粟。
3.
指擋板;柵欄。
1.出自《宋史·河渠志四》猶以其淺涸,故植木橫棧;棧為水之節,啟閉以時。
2.出自《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一》余索炬於炊者,則楹后即豬欄馬棧。
4.
編竹木擋隔。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四墻其社,覆上棧下,示不得通。
2.出自《周禮·春官·喪祝》掌勝國邑之社稷之祝號
5.
在棧內加料精養。
1.出自《清異錄·玉尖面》熊之極肥者曰消,鹿以倍料精養者曰棧。
2.出自《水滸傳》你說沒麥稃,怎的棧得肥????的?
6.
棧道。謂在山巖上架木為路。
1.出自《墨子·備城門》為樓加借幕,棧上出之以救外。
2.出自《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3.出自《喜李余自蜀至》詩幾程尋險棧,獨宿聽寒濤。
4.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三》又隨引水木而東過一棧,觀水所出處。
5.出自《圣武記》七月,賊竄棧不遂,后折奔西和成縣。
7.
竹木編成的車子。參見“棧車”。
1.出自《儀禮·既夕禮》賓奠幣于棧。
8.
住宿旅客或儲存貨物的房屋。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到了午飯時候,便回棧吃飯。吃過飯,便算清房飯錢,叫人來搬東西。
2.出自《偽自由書·〈殺錯了人〉異議》北京城里,連飯店客棧中,都滿布了偵探。
3.出自又如:客棧;貨棧。
9.
姓。三國魏有棧潛。見《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1.出自《廣韻?產韻》棧,姓。
10.
謂架設棧道。
1.出自《七繹》梁澗道以高濟,棧巖磴而上尋。
1.喻變化之快。
1.輕薄如霧之衣裳。
1.濃厚的云霧﹐晦暗的天色。
1.據《后漢書.張楷傳》﹐張楷字公超﹐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隱居弘農山中。其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學者隨之﹐所居成市◇人即以"霧市"喻從學弟子會集之所。
2.用以指人煙輳集之處。
3.比喻繁華的集市。
1.霧氣消散冰塊融化。比喻疑難消除盡凈。
1.漫延貌。
1.云中之路。
1.雨水。
2.霧氣。喻極易消失的事物。
1.指蛛網。
1.寒冷天﹐霧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樹枝等物時﹐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霧淞"。通稱樹掛。
1.為霧氣所掩蔽。
1.謂為云霧所掩蔽。
1.云霧遮護。
2.引申為深藏不出。
1.《藝文類聚》卷二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黃帝時﹐天大霧三日﹐帝游洛川之上﹐見大魚﹐殺三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后因以"霧圖"為帝王圣者受命之瑞。
1.霧氣蒸騰貌。
2.飄拂翻動貌。
1.密集。
1.口中呼出之熱氣。
2.借指女子輕柔的體態。
1.密如羅網的霧。
1.沛然四塞﹔充盛貌。
2.聚集。
1.亦作"霧紋"。
2.指鮫綃。
3.豹身上的花紋。
1.見"霧文"。
1.云霧四起。
2.比喻盛多。
1.如薄霧一樣的帷幄。
1.薄霧似的輕紗。亦借指用此種材料做的衣服。
1.同"霧綃云縠"。
2.指輕紗似的薄霧。
1.如薄霧的輕紗。
1.見"霧起云涌"。
1.輕柔飄拂的衣袖。
1.霧和雪。比喻舒卷自如和曲高和寡的詩文。
1.昏花的老眼。
1.霧氣深厚貌。
1.煙霧籠罩著的原野。
1.輕柔飄灑的衣服。
1.云霧﹐霧氣。
1.謂退藏避害。
1.亦作"霧涌云蒸"。
2.云霧蒸騰貌。
1.霧和雨。
2.指連綿不絕的雨。
3.蒙蒙細雨。
4.謂隱居。
1799年11月9日(法國共和歷霧月18日),拿破侖在大資產階級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腐敗無能的督政府,建立以他為首的執政府。從此開始了拿破侖長達十五年的軍事獨裁統治。
1.如帳幔的云霧。
2.輕柔如霧的帳帷。
1.濃霧。濃霧如屏障一樣﹐遮住人的視線﹐故稱。
1.輕薄如霧的帳幔。
1.瘴氣。
1.霧中的行船。
1.指彌漫籠罩的霧氣。
1.醒來以手拍胸。形容憂傷。
1.謂理解和印證。
1.睡不著而懷念。猶言日夜想念。
1.睡醒。
醒和睡。指日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謂醒時有所見而成之夢,與無所見而全憑想象者異。《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鄭玄注"覺時道之而夢。"孫詒讓正義"案《說文》云'寐覺而有言曰寤。'……《說文》前一寤謂寐覺之后神志惝恍而有言也,與六夢寤夢無涉◇一訓似即釋此寤夢之義……《小爾雅.廣言》云'寤,覺也。'此義與《說文》'晝見'義相近。蓋覺時有所見而道其事,神思偶涉亦能成夢。與上思夢為無所見而馮虛想象之夢異也。"一說,指半醒半睡時的夢。參閱宋項安世《項氏家說》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