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瓉”。
2.
質地不純的玉。
1.出自《周禮·考工記·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2.出自《說文·玉部》瓚,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
3.
古代祭祀用的玉制酒勺。參見“玉瓚”。
1.出自《書·文侯之命》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
2.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玄瓚觓?,秬鬯泔淡。
3.出自《齊敬皇后哀策文》璋瓚奚獻,袆褕罔設,嗚呼哀哉。
4.出自《徐文淵墓志銘》君每為余評詩及他文字,高者迥出,深者寂入,郁流瓚中,神洞形外。
1.日夜。
1.白晝寢寐;午睡。
1.白天。
2.太陽。
3.一日;一日之間。
1.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1.猶言日日夜夜;沒日沒夜。
1.白晝顯示榮華顯達。
1.謂在白晝呈現色彩。
2.猶日色。
1.中午時分。
1.午飯。
2.白天的飯食。
3.白天日蝕。
1.中午燠熱。
2.白晝燠熱。
1.午餐。
1.日夜。
1.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2.指日夜夢想﹐殷切追求。
1.白晝與黑夜。
1.白日出現星辰。
2.指白日的星辰。
1.古人以在本鄉或舊地做官為衣錦晝行。晝行,謂白日行游,炫耀于人。
2.白天行走或行路。
1.猶晝錦。
1.白日和黑夜。
2.指代一切事物的兩種相互對立﹑消長的力量,或陰陽兩個方面。
1.依我國古代陰陽之說,晝屬陽,夜屬陰。"晝陰夜陽"表示天道反常,將有災異。
1.晝夜哀嘆﹑哭泣。
1.白晝漫長。
1.謂白晝行游,炫耀于人。
1.整天,從早到晩。昃,太陽偏西。
1.安排白天的飯食。
2.指午飯。
1.即國子監。亦指國子監的生員。
1.謂軍旅之事。
1.后嗣。
1.古代貴族子弟就學之所。
1.后代。
1.子孫后代。
1.后代。
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
2.國子學生員。
1.著名的世族。
1.皺紋多的樣子。
1.指殘花。
1.喻指水面的微波。
1.雙眉攢聚不舒﹐表示憂慮或不悅的樣子。
1.人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人參》。
1.皺紋。
1.人的皮膚或物體等表面因收縮或揉弄形成的凹凸紋路。
1.荔枝的別名。
衣服布料等因受褶壓而形成的皺紋上衣后襟盡是皺褶。
將原紙經濕法起皺或干法起皺制成的加工紙。如用軟質吸水性強的薄型原紙制成的衛生紙、餐巾紙等;用彩色原紙制成的裝飾用皺紙等。
1.見"皺巴巴"。
1.漢代諸侯獻給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貢金。
1.購買。
1.飲酒。
1.嘴如鉤狀的大鳥。
1.迅速變革。
2.突然變化。
1.謂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