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主管;主持。
2.
名詞
古代官名。
3.
名詞
(Zǎi)姓。
4.
動詞
殺(牲畜、家禽等)。
5.
動詞
〈方〉比喻向買東西或接受服務的人索取高價。
1.
古代奴隸主家中掌管家務的奴隸或奴隸總管。一說,宰為手工業奴隸。參閱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右執鐙,左執蓋。
2.出自《韓非子·說難》伊尹為宰,百里奚為虜,皆所以干其上也。
2.
古代官吏的通稱。《周禮》有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內宰、里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長官,也都稱宰。后世亦以宰為對官吏的敬稱。
1.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宰者何?官也。
2.出自《送幽州李端公序》公天子之宰,禮不可如是。
3.出自《奴隸制時代·關于中國古史研究中的兩個問題》臣、宰、仆本是奴隸,后來卻成為官僚的尊稱了。
4.出自《敦煌變文集·?山遠公話》遠公既蒙再三邀請,遂乃進步而行,百般伎藝仙樂前迎,群宰喜賀當今萬歲。
3.
主宰;治理。
1.出自《莊子·齊物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
3.出自《送龍門令劉倉》詩去宰龍門縣,應思變化年。
4.出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無法可想。
4.
屠宰;殺牲。
1.出自《漢書·宣帝紀》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
2.出自《世說新語·賢媛》﹝李絡秀﹞聞外有貴人,與一婢於內宰豬羊,作數十人飲食。
3.出自《日出》今天我要宰了你,宰了你們這幫東西。
5.
分割;切割。參見“宰肉”、“宰割”。
1.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
6.
墳墓。參見“宰樹”。
1.出自《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百里子與蹇叔子諫曰:“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2.出自《列子·天瑞》子貢曰:“然則,賜息無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壙睪如也,宰如也,墳如也,鬲如也。則知所息矣。”
3.出自《思成堂》宰樹連山谷,祠堂照路隅。
7.
姓。春秋時有宰予。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1.出自《廣韻?海韻》宰,姓。
2.出自《通志?氏族略四》宰氏,姬姓,周卿士宰,周公之后,又有宰孔者,皆周太宰。以官為氏。
3.出自《史記?孔子世家》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
8.
敲竹杠;敲詐。
1.出自《北京日報》一服務員以試探的口吻問:“定這么高標準不用請示?”他不屑一顧的樣子:“他們有錢,不宰他們宰誰!”
2.出自《人民日報》更讓人感到羞辱的是,先讓你買張一般價錢的票進去,等到了關鍵部位再“宰你”
1.形容極度驚恐。
1.形容心神恐懼不安。
1.見"心驚肉跳"。
1.喻不寧靜的心神。語本《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2.指心神,神思。
1.心情。
2.心神專一。
3.心思;神思。
1.心情;心境。
1.謂在道德與智慧上競爭。
2.暗自爭勝。
1.心里平靜。
1.佛教語。指清凈之心。謂心凈如明鏡,能照萬象,故稱。
2.心里洞察。
1.內心愧怍不安。
1.變心。
1.要訣,要旨。
1.心。古人以心為一身之主,故稱。
1.謂心靈開悟。
1.猶心明眼亮。
1.胸口;心口。
2.心中;內心深處。
1.佛教語。謂心性廣大,含容萬象,有如虛空之無際。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
1.猶心竅。
1.心與口。
2.心頭,心。
3.胸口﹐胸膛。
1.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
1.想的和說的相同。形容為人誠實爽直。
1.想的與說的相一致。
1.寬心,放心。
2.胸襟寬弘。
3.性不急。
1.見"心廣體胖"。
1.猶衷曲。
1.猶言心境愉悅,飄飄欲仙。
1.同"心曠神怡"。
心情開朗,精神愉快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同"心曠神怡"。
1.因理虧而感到心虛。
1.煩惱。
1.見"心狠手辣"。
1.心思懶散。
1.謂費盡心機,反而越來越糟。多用作貶詞。
1.猶心慌意亂。
1.同"心勞意攘"。
1.胸膛里面。
2.思想里;頭腦里。
3.猶心中。
群體心理治療方式。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莫里諾倡導。要求病人表演或再現他們的日常生活,當眾把目前的苦惱講述出來,以此來宣泄情緒,增強自我意識和適應環境、克服危機的能力。
又稱精神衛生”。保持個體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病的活動和措施。包括從新生命孕育開始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以及各個社會群體的心理衛生。
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科學。心理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維、情緒、意志等。現代心理學的產生,以德國心理學家馮特1879年在萊比錫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志。有許多分支,分為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類。前者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后者包括醫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等。
用語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對求助者進行啟發、勸告和教育的心理治療方式。心理咨詢的對象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失常的人,不包括需住院或藥物治療的重度心理失常者。其范圍與內容包括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復等各方面的心理問題。形式有個別咨詢、團體咨詢,也有門診咨詢、書信咨詢、電話咨詢、宣傳咨詢、現場咨詢等。
①心思與能力枉費心力|盡心力以事君。②智能;智力且華人之心力,未必遠遜西人。
1.精神和體力都極為勞累。
1.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1.佛教語。指心,即清凈心。謂其清凈如蓮花,故稱。
1.佛教語。集起萬有的精神現象的總稱。
2.胸懷,心胸。
1.頭腦靈活,雙手靈巧。
1.心思靈巧。
也稱超心理學”。研究超出常規而不能用已有科學知識加以解釋的精神現象的領域。內容主要有超感知覺和心靈致動。中國把這種超常規現象統稱為人體特異功能”。有的人認為這種超常規現象可能存在,但未被證實;也有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1.心知其意。參見"心領神會"。
2.用為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的套語,表示心中已領受其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