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優良;美好(跟“劣”相對)。
2.
形容詞
〈書〉充足;富裕。
3.
動詞
優待;厚待。
4.
名詞
(Yōu)姓。
5.
名詞
舊時指演戲的人。
1.
饒,多,博。
1.出自《詩·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優矣。人之云亡,心之憂矣。
2.出自《國語·魯語上》今將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咸,獨恭不優。不咸,民不歸也;不優,神弗福也。
3.出自《淮南子·俶真訓》渾渾蒼蒼,純樸未散,旁薄為一,而萬物大優。
4.出自《劉統軍碑》奏聞怛悼,俾官臨吊。悲不聽朝,贈督潞州。存歿之賚,於數為優。
2.
使……豐足。
1.出自《鹽鐵論·疾貪》古之制爵祿也,卿大夫足以潤賢厚士,士足以優身及黨,庶人為官者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祿。
3.
寬綽,有余力。
1.出自《論語·憲問》子:“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2.出自《孟子·告子》好善優於天下,而況魯國乎?
3.出自《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圣域。
4.出自《論語辨惑四》舊說以“仕優為優閑有余力,學優為德業優長”,豈有一字而二義,不若皆訓為有余力也。
4.
悠閑,安逸。參見“優哉游哉”。
1.出自《演連珠》臣聞傾耳求音,視優聽苦;澄心徇物,形逸神勞。
2.出自《拾簡牘遺事》丁壯之勞者精其食以充之,嬰耋之優者半其菽以供之,故卒歲而家無菜色焉。
5.
和順,協調。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節四時而調五行。
6.
寬和;和緩。
1.出自《永明十一年策秀才》豈布政未優,將罷民業難。
7.
猶豫,缺乏決斷。
1.出自《管子·小匡》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
8.
優良;美好;優越。跟“劣”相對。
1.出自《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為優。
2.出自《晉書·束晳傳》稷契奮庸以宣道,巢由洗耳以避禪,同垂不朽之稱,俱入賢者之流。參名比譽,誰劣誰優?
3.出自《文心雕龍·镕裁》至如士衡才優,而綴辭尤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
4.出自《駑驥》詩人皆劣騏驥,共以駑駘優。
5.出自《老張的哲學》藍先生是王德所在的報館的主任,除去主筆,要屬藍先生地位為最優。
9.
勝過,比別的好。
1.出自《漢書·王吉等傳贊》王、貢之材,優於龔、鮑。
2.出自《論衡·須頌》世見五帝三王為經書,漢事不載,則謂五三優于漢矣。
3.出自《初去郡》詩彭薛裁知恥,貢公未遺榮。或可優貪競,豈足稱達生。
4.出自《陳葦庵年伯詩序》陳葦庵先生風度閑綽,早優名輩。
10.
優待;嘉獎。又如:擁軍優屬。
1.出自《漢書·車千秋傳》初,千秋年老,上優之,朝見,得乘小車入宮殿中。
2.出自《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昔蕭相國加以不名,優忠賢也。
3.出自《論孔戣致仕狀》雖求退罷,無不殷勤留止,優以祿秩,不聽其去。
4.出自《邠州建學記》增其廟度,重師禮也;廣其學宮,優生員也。
11.
戲謔;娛樂。
1.出自《左傳·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又相謗也。
2.出自《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間。
12.
古代表演樂舞、雜戲的藝人。宋元以后,亦泛稱戲曲藝人、演員。
1.出自《國語·晉語二》優施曰:“……我優也,言無郵。”
2.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下》今君左為倡,右為優,讒人在前,諛人在后,又焉可逮桓公之后者乎?
3.出自《詳定試卷》詩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
4.出自《墳·摩羅詩力說九》又入巴波大學,時亦為優,生計極艱。
13.
褒獎,嘉獎。參見“優詔”、“優言”。
1.出自《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蒼〕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歸職……帝優詔不聽。
2.出自《唐贈尚書工部侍郎張公神道碑銘》優詔褒美,特授密縣主簿。
3.出自《遷延》詩捷書互報中朝賀,優詔仍蒙上賞頒。
14.
見“優頭”。由頭,借口。
1.出自《梧葉兒·贈喜溫柔》曲尋破綻,覓優頭,將恩愛變為仇。
15.
引申為優厚,給予好的待遇。
1.出自《與鳳翔邢尚書書》然而未至乎是者,蓋亦有說云。豈非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禮未甚優!
16.
指樂舞、雜戲。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陳氏、鮑氏之圉人為優。慶氏之馬善驚,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且觀優。
2.出自《資治通鑒·后梁均王貞明四年》知訓狎侮吳王,無復君臣之禮。嘗與王為優,自為參軍,使王為蒼鶻,總角弊衣執帽以從。
1.住止;停止。
1.停蓄;停積。
1.謂停止行進。
1.體態美好。
2.指美女。
美好的樣子婷婷玉立|細柳婷婷。
1.形容女子體態柔美輕盈。
1.水池。
1.水靜而清澈。
1.匯聚貌。
1.形容水明靜清澈。
1.水澤。
2.水積聚。
1.積水深貌。
2.喻含義深邃。
1.水回旋不前貌。
1.積水。
1.指泥水塘。
1.水平靜貌。
1.渟滯不流貌。
1.猶含蓄。
2.指儲積于胸中的才識。
1.水回旋不進貌。比喻行文平緩。
1.清澄貌。
1.指池水。
2.水回旋不進貌。
1.聚水深潭。
1.指水積聚處,蓄水塘。
1.用筳占卜。
1.見"筳篿"。
1.亦作"筳篅"。
2.古楚地人占卜的一種方法。
1.蚱蟬的別名。
1.《尸子》"荊莊王命養由基射蜻蛉﹐王曰'吾欲生得之。'養由基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后因以"蜓翼"指射箭的微小目標。
1.即棠梨花。曝干可以充蔬菜吃。
1.即山梨。
1.以楟花為食。
1.疾雷閃電。策﹐馬鞭。比喻閃電。
1.裝載有火炮的大船。
1.疾雷閃電。喻威猛無比的力量。
1.雷震。喻迅猛﹐威猛。
1.猶雷震。形容迅猛。
1.雷霆轟擊。
2.比喻用重兵猛擊。
3.形容聲勢迅疾猛烈。
1.雷電震激。
1.迅雷。比喻巨大的聲威。
2.喻盛怒。
1.謂如雷聲響震不絕。
1.疾雷。
1.雷霆之怒﹐盛怒。
1.原謂春雷響過﹐春朝晴明。引申指春光。
1.雷霆震動。
2.形容聲威巨大。
1.中醫病癥名。以耳道流膿﹑聽力障礙為主癥。多發于兒童。可分虛實兩類。實證類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虛證類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風熱﹑污水灌耳﹑濕熱之邪蘊結肝膽經絡或肝腎不足﹑虛火上炎等所致。治療可根據虛實分別采取滋陰降火或祛風火﹑利肝膽﹑清濕熱的方法﹐也可用藥汁或藥粉滴撒外治。
1.直立而高聳。亦形容高超出眾。
2.剛健有力。
1.閑話。
1.堅守節操。
1.突出;出眾。
1.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