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纏繞。
1.出自《墨子·經(jīng)上》攖相得也。
2.出自《淮南子·繆稱訓(xùn)》勿撓勿攖,萬物將自稱。
3.出自《途中寄懷》詩兩鬢已衰時(shí)未遇,數(shù)峰雖在病相攖。
2.
擾亂。
1.出自《莊子·庚桑楚》不以人物利害相攖。
2.出自《高士詠·老萊夫妻》杳然從我顧,豈為物所攖。
3.出自《生日自祝》詩萬事不我攖,一心常自得。
4.出自《仁學(xué)》金玉貨幣與夫六府百產(chǎn)之饒,誠何足攖豪杰之心胸。
3.
迫近;觸;觸犯。
1.出自《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fù)嵎,莫之敢攖。
2.出自《思治論》商君之變秦法也,攖萬人之怒,排舉國之說,勢如此其逆也。
3.出自《趙氏孤兒》若不是爹爹照覷,把您孩子抬舉,可不的二十年前早攖鋒刃,久喪溝渠。
4.出自《聊齋志異·夢狼》邑宰楊公,性剛鯁,攖其怒者必死。
5.出自《蒲劍集·屈原考》何物方士,敢攖此暴君之威!
4.
攫取。
1.出自《斬蛟奪寶劍賦》彼拿空攖霧之狀,當(dāng)一明一晦之際。
2.出自《馬氏日抄·擒虎》〔孫明〕為虎攖坐身下,眾以剛叉逗其口,使不傷人。
3.出自《池北偶談·談異二·神女廟神鴉》〔予〕至十二峰,果有鴉十余,往來旋繞,以肉食投之,即攖去,十不失一。
4.出自《鄉(xiāng)愁》那不是你老叔拿來的一把扇子,讓房東的小狗給攖了去嗎?
5.
受;遭受;招致。
1.出自《四賢記·赴選》他家攖兵燹,倚孤孀情殊可憐。
2.出自《蟲鳴漫錄》﹝金圣嘆﹞恐通籍后,或以官事攖刑戮。
3.出自《女媧氏之遺孽》假若真能漸漸地氣絕,從此不攖一切煩惱,倒也是我所樂求的。
1.找人作保。
1.討伐﹑懲治暴亂。
1.懲治悖逆。
1.探討本源。
1.指占便宜或取巧。
1.搜捕。
1.研討﹑裁奪。
1.謂求得好預(yù)兆。
1.博得喝采。
1.探討。
1.請求差使。
1.謂攻城略地。
1.亦作"討吃"。
2.向人要飯食吃﹔討飯。
1.民間傳說中專事乞討的鬼。
2.用為對乞丐的詈詞。
1.討飯用的打狗棍。又叫叫花棍。
1.見"討讎"。
1.討伐芟除。
1.游春﹐探春。唐陸龜蒙有《闔閭城北有賣花翁討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襲美》詩。
2.算命﹐打卦。
1.見"討?"。
1.猶討摘。
1.謂自招挨打。
1.猶討打。
1.征討掃蕩。
1.謂找客店。
1.討伐平定。
2.議定。
1.衡量揣度。
1.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力。
1.征討懷異心的叛逆者。
1.征討罰罪。
1.行乞﹔要飯。
2.要求把飯端來。
1.即討吃棍。
1.詈詞。要飯的窮種。
1.賣面子。
1.謂放明白些。
1.征服。
1.討債。
1.舊時(shí)迷信稱野鬼游魂乞求施舍。
1.邀功。
1.猶討巧。
1.求關(guān)卡或攔路者讓路放行。常用賄賂的方式。
1.征取外貿(mào)稅收。
①通過巴結(jié)、迎合來討得別人的歡心或稱贊一味討好上司。②收到好效果。多用于否定吃力不討好。
1.討還欠帳的諧謔語。
1.研討并加以綜合考查。
1.聽消息﹐聽回話。
1.猶討喜。
1.謂要回欠下的錢﹑東西等。
1.索取。
2.掉換。
1.找機(jī)會逃回。
1.討伐﹐攻擊。
2.討論研究。擊﹐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