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砏磤”。石相擊聲。
1.出自《九懷·危俊》巨寶遷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1.謂得當。
1.識見意趣。
1.識貨的買主。
1.識見。
1.賞識并加以拔擢。
1.認識文字。
2.謂知曉文字音義﹐精于訓詁。
1.群眾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以識字為主﹐并學習時事政治。
1.謂有文化知識。
1.根據實際的支出報銷帳目。
1.《左傳.隱公十一年》"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本意為迫于形勢而占有此地◇用以表示為情勢所迫,不得不如此。
1.充實邊疆。
1.根據實數賑濟糧食。
1.謂有真實才能的人。
2.真實的才能。
1.古代一種祭禮。把犧牲放在柴上燒烤,以為享祀。
1.誠實,不虛假。
2.成熟。
3.猶沉穩,安穩。
1.樸實真誠。
2.真情誠意。
1.方言。老實。
能單獨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獨立成句,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動作、變化、性狀等實在意義的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1.忠厚老實。
1.實實在在。
1.真槍實炮所裝填或射出的彈藥。
2.謂子彈上了槍膛。參見"荷槍實彈"。
1.猶實惠。
1.底細,真實的情況。
1.指平地,地面。
2.實實在在。
3.猶實際。
4.事物發生或產生的地方;在現場(做某事)。
1.如實對答。
1.粗壯結實貌。
1.見"實繁有徒"。
1.亦作"實蕃有徒"。
2.意謂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人。一般用貶義。
1.諸侯實際可以占有的土地。
2.古代封建國家名義上封賜給功臣貴戚食邑的戶數與實際封賞數往往不符,實際上賜與的封戶叫實封。
3.密封;固封。
4.指密封的奏折。
1.實際的幸福。
1.切切實實地做事。
1.實際感受。
1.如實招供。
1.子粒飽滿的谷類作物。
1.有實際職務的官職。相對于"虛銜"而言。
1.種子。
2.核實。
1.實際戶數。
2.指朝廷賜封給大臣的實際戶數。
1.符合實情的話。與假話相對。
1.實際的禍患。
1.實際的好處。
2.有實際的好處。
3.講究﹑注重實際的好處。
1.中醫名詞。指邪火盛實的一種病理現象。臨床表現為高熱﹑狂躁﹑昏瞀﹑抽搐等。隨病邪所在臟腑之不同,癥狀也各不相同。如肝火旺盛,表現為頭痛目赤;胃火旺盛,可見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
1.實際的禍害。
1.見"實跡"。
1.實際事業;事實。
2.實際成績。
名義工資”的對稱。用貨幣工資額所能換得的生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在貨幣工資不變的條件下,其水平決定于物價因素。如物價上漲則實際工資水平下降。可以衡量職工的實際收入水平。
1.實際成效。
經過郵遞的信封和印刷品、包裹的封皮等。
1.實際的價格。
1.堅定。
1.猶言真知灼見。
2.實地見聞;實際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