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謀度;斟酌;商議。
1.出自《易·節(jié)》君子以制數(shù)度,議德行。
2.出自《國語·周語中》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愿,是不賞善也,且財不給。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亦議之。
3.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4.出自《抱樸子·博喻》與妒勝己者而謀舉疾惡之賢,是與狐議治裘也。
5.出自《紅樓夢》大家又議著題詩,著人去請黛玉商議。
2.
選擇。
1.出自《儀禮·有司徹》乃議侑于賓,以異姓。
3.
評論。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子產(chǎn)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2.出自《酒德頌》有貴介公子,??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
3.出自《辛卯年雪》詩生平未曾見,何暇議是非。
4.
非議;訕謗。
1.出自《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2.出自《賀陳君朝用遷福建左布政使序》以為命者,唯賢而已。茍非其人,雖在其位,猶將指而議之。
3.出自《蠟談》好說人之奸者,胸中必然不正;喜議人之短者,腹內(nèi)那有一長。
5.
議處;議罪。
1.出自《周禮·秋官·鄉(xiāng)士》群士司刑皆在,各麗其法,以議獄訟。
2.出自《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
3.出自《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未嘗鞠人於輕刑,錮人於重議。
6.
言論;意見。
1.出自《墨子·親士》諂諛在側(cè),善議障塞。
2.出自《金臺紀聞》后唐明宗長興三年,令國子監(jiān)校定“九經(jīng)”,雕印賣之。其議出于馮道,此刻書之始也。
3.出自《書信集·致臺靜農(nóng)》我們集了上海各種議,以為一書,名之曰《蕭伯納在上海》,已付印。
7.
通“俄”。傾斜。見《諸子平議·管子二》。
1.出自《莊子·山木》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
2.出自《管子·法禁》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
8.
通“儀”。儀型;法則。
1.出自《墨子·非儒下》博學不可使議世,勞思不可以補民。
9.
通“儀”。顯現(xiàn)。
1.出自《淮南子·繆稱訓》快己而百事廢,喜憎議而治亂分矣。
10.
通“義”。宜,適宜。
1.出自《國語·周語下》瓦絲尚宮,匏竹尚議。
11.
通“義”。道義。參見“議不反顧”。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
2.出自《與喬侍讀書》方是時,閣下與于公無積累之歡,特為國是起見,重憫江淮億兆夷人無辜而斬艾,迫於至誠,議不反顧。
12.
通“訛”。
1.出自《管子·法法》倨傲易令,錯儀畫制作議者,盡誅。
13.
文體名。多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
1.出自《文心雕龍·章表》章表奏議,經(jīng)國之樞機。
2.出自《史通·論贊》《春秋左氏傳》每有發(fā)論,假君子以稱之……既而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陳壽曰評,王隱曰議。
3.出自《論文后編》秦初定制,改書曰奏,漢定禮儀,書曰四品: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
1.猶迎娶。
1.對著敵人來的方向攻擊。
1.順應意向;抓住苗頭。機,通"幾"。
1.迎接天子車駕。
1.指賣弄姿色,誘人偷情。
1.迎面遇見。
2.猶預見。
3.迎接拜見。
1.猶迎送。
1.猶迎接。
2.猶迎送。語出《淮南子.詮言訓》"圣人無思慮,無設儲,來者弗迎,去者弗將。"高誘注"將,送也。"
1.蟲名。鼠婦的別名。
1.蝎的別名。
1.嬰兒。
1.指粼粼波光。
1.水波。
1.微波。
1.微波起伏的流水。
1.微波。
1.水波瀲滟貌。
1.水波蕩漾貌。
2.形容花木搖曳如水波。
1.喻大口吹氣。
1.嘆詞。表示慨嘆。
1.嘆詞。表示慨嘆。
1.氣壅塞而得通。吐氣。
2.指風。
3.噯氣。
1.噫氣和打哈欠。泛指吐氣。
1.感慨悲嘆貌。
2.怒叱聲。
1.見"噫嘻嚱"。
1.見"噫嚱"。
1.亦作"噫戲"。
2.嘆詞。表示慨嘆。
1.祭祀時,發(fā)聲告神來享用祭品。《禮記.曾子問》"祝聲三"漢鄭玄注"聲,噫歆警神也。"孔穎達疏"古人發(fā)聲多云噫……凡祭祀,神之所享謂之歆。今作聲欲令神歆享。"一說為嘆聲。
1.猶噫歆。《儀禮.既夕禮》"聲三,啟三"漢鄭玄注"聲三,三有聲存神也。啟三,三言啟告神也。舊說以為聲噫興也。"賈公彥疏"《曾子問》亦云'祝聲三',鄭云'警神也',即此'存神也'。云'舊說以為聲噫興'者,鄭注《曾子問》云'聲噫歆',不云舊說,亦是舊說也。"一說同"噫嘻"。嘆詞。
1.嘆息貌。
1.烏鴉鳴聲。
1.郁悶,氣不舒暢。
1.答應聲。
1.謂大聲喝叫。
1.謂嘆氣而無言。瘖,同"喑"。
1.悲泣聲。
1.見"噫吁嚱"。
1.見"噫吁嚱"。
1.嘆詞。表示驚異或慨嘆。
1.嘆詞。
1.抑郁不暢。
1.亦作"鹥總"。
2.用青黑色繒所作車馬之飾。古代用于靈車。
1.柩車。
1.嬰兒。
1.今指小飛鼠。古與鼯鼠不分。
1.指鹥羽樣的色彩。
1.見"鹥緫"。
1.聚會飲食。
1.聚飲。
1.聚會飲食。出錢為醵,出食為醫(yī)。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