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飛揚;飄揚。
1.出自《楚辭·九辯》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飏。
2.出自《旦發漁浦潭》詩漁潭霧未開,赤亭風已飏。
3.出自《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2.
風吹起。
1.出自《夜行船》詞風飏游絲,日烘晴晝,人共海棠俱醉。
2.出自《憩奉真道院》詩落花風飏步虛聲,翠草玄芝爛漫生。
3.出自《五日山居即事》詩微有清風飏修竹,尚余嵐氣逼朝暾。
3.
船緩緩前進。
1.出自《歸去來兮辭》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2.出自《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詩天樂流香閣,蓮舟飏晚風。
4.
(向上)飛。亦指遁去。
1.出自《后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2.出自《河傳》詞燕飏,晴景。小窗屏暖,鴛鴦交頸。
3.出自《宋史·曹瑋傳》德明野心,不急折其翮,后必飏去。
4.出自《清稗類鈔·貞烈·焦烈婦吟血詩而死》今奚所畏耶?吾其為脫籠鳥矣,不飏奚待!
5.
水波蕩漾。
1.出自《釣賦》退而牽行,下觸青泥,上則波飏。
2.出自《離闕下日感恩》詩斜日葦汀凝立處,遠波微飏翠如苔。
6.
謂聲音高揚。參見“颺言”、“颺聲”。
1.出自《文心雕龍·聲律》沈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飏不還。
2.出自《皇明浙江按使王公祠記》瑞於是飏而嘆曰:“允烈王公,妥其靈矣。”
3.出自《清史稿·樂志四》凱聲競奏,《喜起》賡飏。
7.
顯揚;發揚;傳播。
1.出自《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飏之。
2.出自《文心雕龍·檄移》故其植義飏辭,務在剛健。
3.出自《竹枝詞》序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飏之。
4.出自《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取士以科舉,雖不講經世,而足以飏太平。
8.
顯明;出眾。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飏,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
2.出自《甕牖余談·蔣劍人軼事》蔣體既短,貌又不飏。
9.
顯示。
1.出自《西京賦》吐葩飏榮,布葉垂陰。
10.
頌揚;稱頌。參見“颺纍”。
1.出自《路史·后紀十一·有虞氏》作《大化》、《大訓》、《六府》、《九原》之章,以飏禹功。
11.
往上撒;簸揚。
1.出自《晉書·孫綽傳》簸之飏之,糠秕在前。
2.出自《天工開物·攻黍稷粟粱麻菽》凡攻治小米,飏得其實,舂得其精,磨得其碎。風飏車扇而外,簸法生焉。
3.出自《癸巳類稿·書〈朝野僉載〉后》鉏蒔收刈打飏訖,硙羅作面,然后為餅。
12.
拋;丟。
1.出自《南柯子》詞嬌羞不肯傍人行。飏下扇兒拍手、引流螢。
2.出自《朱子語類》今若此,可謂是“飏了甜桃樹,沿山摘醋梨”也。
3.出自《西廂記》你不合臨去也回頭兒望。待飏下教人怎飏?赤緊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腸。
4.出自《聊齋志異·瞳人語》〔婢〕言已,掬轍土飏生。
1.奇驗的藥方。
2.好方法。
1.高超的格調。
1.技藝精良的工匠。
2.擅長。
1.遠古。妙,通"眇"。
1.謂精細觀察。
1.用管樂器奏出的動聽的音樂。
1.佛教語。佛果,正果。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
2.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1.精巧美好。
2.謂曼妙佳美。
3.首飾神。
1.華美。
2.美麗的月光。
1.佛教謂微妙的智慧。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
2.謂不平凡的事跡。
1.美女。
1.巧妙的計謀。
1.容顏美麗﹑技藝精妙的歌妓。
1.佛教語‖意深遠的偈語。
1.精選。
1.神妙的關鍵,指佛理開悟之機。
1.佛教語。殊妙之教法。
1.高尚的節操。
2.美妙的節奏。
1.精通。
2.善于說解,善于應對。
3.精妙的解釋。
1.妍美纖細。
1.神奇美妙的境界。
1.神妙的語句。
1.奧妙的訣竅。
1.佛家語。謂佛果的無上正覺。
1.謂佳妙非同時人所能及。
1.見"妙楷臺"。
1.隋煬帝聚藏古書家墨跡之臺,建在東都觀文殿后。
1.古印度俗語的意澤。古代西印度國名。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蘇剌侘國》。
1.精微的道理。
1.拘泥﹐拘束。
1.眷念。攣﹐通"戀"。
1.牽制;束縛。
1.拘禁。
1.蜷曲。
1.蜷曲。
1.同"攣拳"。
1.蜷曲。
1.蜷曲而孱弱。
1.蜷曲。
1.系繩。
1.手足屈曲不能伸展之病。
1.蜷曲而臥。
1.彎曲的枯樹根。喻無用之材。
1.聯結。
手足蜷曲不能伸展可以已大風、攣fc62!瘺、癘。
1.即鑾車。亦稱鸞車。古代帝王的有鈴的車乘。欒,通"鑾"。
1.漢欒布因軍功封侯,復為燕相,死后齊燕間為之立社祭祀,稱"欒公社"。《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欒布﹞以軍功封俞侯,復為燕相。燕齊之間皆為欒布立社,號曰欒公社。"后因以為祭祀功臣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