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楊樹,落葉喬木,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枝條上挺,有白楊、小葉楊、大葉楊等品種。有的木材適合用來做器物。
2.
名詞
(Yáng)姓。
1.
楊柳科,楊屬植物的泛稱。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雌雄異株,柔荑花序。種子有毛。常見的有銀白楊、毛白楊等。
1.出自《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2.出自《論衡·儒增》儒書稱:“楚養由基善射,射一楊葉,百發能百中之?!?/p>
3.出自《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
4.出自《僅僅是開始》墻外,一棵楞高的楊樹尖上停著一只烏鴉。
2.
楊桃的省稱。
1.出自《宋書·謝靈運傳》抽筍自篁,擲箬于谷。楊勝所拮,秋冬葍獲。
3.
指楊朱及其學派。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2.出自《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
3.出自《王船山遺書序》楊、墨之指不同,而同于賊仁。
4.
鳥名。即白鷢。俗呼白鷂子。
1.出自《古今注·鳥獸》楊,白鷢也。似鷹,尾上白。
2.出自《爾雅·釋鳥》鸉,白鷢
5.
古國名。故治在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
2.出自《國語·鄭語》當成周者……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
6.
通“陽”。
1.出自《論衡·骨相》衛青父鄭季與楊信公主家僮衛媼通,生青。
7.
通“揚”。參見“楊子”。古津渡名。即楊子渡。也寫作“揚子”。
1.出自《長干行》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楊子。
8.
通“煬”。參見“楊豚”。佳肴名。即烤乳豬。
1.出自《鹽鐵論·散不足》今熟食遍列……食必趣時,楊豚韭卵,狗?馬肝。
9.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楊氏,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時封為楊侯,為晉所滅,其后為氏焉。
用雞鴨魚肉等做的菜。
曲藝表演中指低級、粗俗的話。
1.指有辛味的菜與肉類。
1.指有辛味的菜與牛羊肉。
1.指有辛辣氣味的蔬菜。如蔥﹑蒜﹑韭﹑薤等。
1.猶葷腥。
指食用的豬油。
1.即葷粥。我國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別稱。
1.我國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別稱。
1.婚娶的聘禮。
1.見"婚姻"。
1.婚配。
1.婚姻門第。
1.婚姻;嫁娶。
2.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婚禮和冠禮。
2.指婚冠的年齡,喻年少。
1.結婚與作官。
1.婚禮;結婚。
1.親家。
泛指男女婚事。
結婚儀式舉行~。
①結婚的年數他倆的~已有50年。②法定的結婚年齡他倆今年剛夠~。
1.婚配。
1.妻。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日期。
1.議婚的書信。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嫁娶;結婚。
結婚時新娘穿的一種特制的禮服。
1.娶妻成家。
舊式結婚證書 。
1.舊時訂婚,由男女家寫明訂婚者姓名﹑生辰年月﹑家庭身份等,互相交換的柬帖。
指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戀情。
1.指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儀式。
1.男女結為夫妻。因,通作"姻"。
規定有關婚姻和家庭制度的法律。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朋友。
1.有婚姻關系的家族。
1.昏暗困頓。
1.糊涂不清。
1.迷惘昏亂。
1.惑亂褻瀆。
1.迷糊不清。
1.亦作"惽惽"。
2.精神昏暗;神志不清。
3.指晦昧不明。
4.專一;專心致志。
1.亦作"惽惽罔罔"。
2.猶言昏昏沉沉?;鑱y無知的樣子。
1.糊涂困惑。
1.昏亂沮喪。
1.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1.亦作"惽亂"。
2.昏亂。
3.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