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采貌;多彩貌。
1.出自《論語·八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2.出自《夏侯常侍誄》如彼錦繢,列素點絢。
3.出自《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幸借芳音多,承風采余絢。
4.出自《龜山楊先生祠堂記》然屋老且敗,景瞻又修補其漏缺,特立門巷,黑白絢好矣。
2.
輝映;照耀。
1.出自《蜀都賦》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
2.出自《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詩華鑣躞蹀絢砂步,大旆彩錯輝松門。
3.出自《奉賦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園詠歸堂》浣花炫春澨,濯錦絢晴浦。
3.
使眩惑迷亂。
1.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故色絢于目,情惑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視。
4.
見“絢練”。迅疾貌。
1.出自《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別輩越群,絢練矎絕。
2.出自《送李校書二十六韻》時哉高飛燕,絢練新羽翮。
1.不坐雙重的座席。極言節儉。
1.見"坐部伎"。
1.唐玄宗時宮廷燕樂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稱坐部伎。
1.喧嚷;喧鬧。
1.吵嚷。
1.熱鬧繁華。
1.亦作"囂嘩"。
2.喧嘩。
1.喧鬧的都會。
1.喧鬧污穢。
1.塵囂湫隘。
1.猶言呼嘯﹑鳴叫。
1.喧鬧奔競。
1.亦作"囂陵"。
2.囂張凌辱;囂張氣盛。
3.喧嚷爭競。
4.浮華不實。
1.見"囂凌"。
1.喧鬧混亂。
1.亦作"囂論"。
2.眾口毀議。
1.喧鬧。
1.吵鬧,喧鬧。
1.喧囂煩熱。
1.亦作"囂然"。
2.閑適貌。
3.得意貌。
4.饑餓貌。
5.擾攘不寧貌。
1.喧擾。
1.煩擾。
1.喧鬧聲。
1.塵世;擾攘的人世。
1.獸名★屬。
1.猶讒書。
1.喧擾嘈雜。
1.猶聚訟。
1.浮薄之俗。
2.塵俗;塵世。
3.謂為世人所喧嚷﹑叱罵。
1.喧嚷,沸騰。
1.喧闐。
1.猶言聳人聽聞。
1.猶囂塵。
1.塵世之外。
1.狂妄。
1.塵俗之譽。
1.煩雜的俗務。
1.方言。危險。
1.亦作"囂囂"。亦作"囂囂"。
2.喧嘩貌。
3.多言貌。
4.自得無欲貌。
5.虛空貌;虛偽貌。
①眾口讒毀的樣子讒口囂囂。②傲慢的樣子聽我囂囂。③擬聲詞。眾人愁怨聲今京師囂囂,道路喧嘩。
1.眾口讒毀貌。
1.亦作"囂虛"。
2.虛假。
3.指喧囂的塵世。
1.亦作"囂喧"。
2.喧鬧。
1.放肆之言。
1.喧噪之聲;噪音。
1.喧囂怨怒。
1.見"囂雜"。
1.喧鬧。
1.喧嘩吵鬧。
1.喧鬧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