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黑;黑色的。
2.
形容詞
深奧不容易理解的。
3.
形容詞
〈口〉玄虛;靠不住。
4.
形容詞
〈書〉北方。
5.
名詞
(Xuán)姓。
1.
赤黑色。后多用以指黑色。
1.出自《詩·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2.出自《書·湯誥》敢用玄牲,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罪有夏。
3.出自《與司空劉琨書》蓋本同末異,楊朱興哀,始素終玄,墨翟垂涕。
4.出自《秋懷》詩世故逐人老,發鬢能久玄?
2.
后因以“玄”指天。
1.出自《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或玄而萌,或黃而芽。
2.出自《為張令讓麟臺監國公表》無私之覆,彌大於九玄;至公之途,永隆於萬國。
3.出自《宋史·太宗紀二》[詔曰]當與卿等審刑政之闕失,稼穡之艱難,恤物安人,以祈玄佑。
4.出自《易·坤》天玄而地黃。
3.
北方;北向的。參見“玄堂”、“玄海”、“玄方”。
1.出自《呂氏春秋·季冬》天子居玄堂右個。
2.出自《玉燭寶典·十月孟冬》蔡雍孟冬章句曰……天子居玄堂左個。北曰玄堂,玄者黑也,其堂向玄,故曰玄堂。
3.出自《大獵賦》是月也,天子處乎玄堂之中。??八水兮休百工。
4.出自《送樊大夫會朝長至》詩中宵緹室吹葭管,候曉玄堂駕鐵??。
5.出自《淮南子·地形》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玄海。
6.出自《晉書·四夷傳序》九夷北狄,被青野而亙玄方;七戎六蠻,綿西宇而橫南極。
4.
指玄酒,古代祭祀時當酒用的清水。
1.出自《荀子·禮論》大饗,尚玄尊。
5.
深奧;玄妙。
1.出自《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出自《五君詠·向常侍》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3.出自《夏夜起行》詩欲推理亂象,天道幽且玄。
4.出自《三千里江山》﹝劉福生﹞有一回夢見會飛了……才要落地,腿一蹬,又起來了。你說玄不玄?
6.
遠;幽遠。
1.出自《文選·陸機〈演連珠〉》通於變者,用約而利博;明其要者,器淺而應玄。
2.出自《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宮廟禮哀敬,枌邑道嚴玄。
7.
大。參見“玄夏”、“玄波”。
1.出自《神雀頌》功玄不器,道要無名。
2.出自《述圣頌序》德厚者施溥,功玄者應速。
8.
玄乎;虛妄;靠不住。
1.出自《三千里江山》〔劉福生〕有一回夢見會飛了……才要落地,腿一蹬,又起來了,你說玄不玄?
9.
形容濃厚,濃密。參見“玄雲”、“玄蔭”。
1.出自《楚辭·九歌·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
2.出自《愁霖賦》瞻玄云之暗暗兮,聽長空之淋淋。
3.出自《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數看黃霧亂玄云,時聽嚴風折喬木。
4.出自《無題》詩故鄉黯黯鎖玄云,遙夜迢迢隔上春。
5.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10.
中國古代哲學家指宇宙本體。
1.出自《太玄·摛》玄者,幽摛萬類而不見形者也。
11.
《老子》書中稱“道”為“玄之又玄”,后因以指道家學說。
1.出自《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
2.出自《梁書·武帝紀下》少而篤學,洞達儒、玄。
3.出自《魏書·儒林傳·李業興》蕭衍親問業興曰:“聞卿善於經義,儒、玄之中何所通達?”
12.
指佛教。參見“玄講”、“玄籍”。
1.出自《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詩玄講島岳盡,淵詠文字新。
2.出自《注維摩詰經序》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
3.出自《法苑珠林》至如道家玄籍,斯則不然。
13.
通“懸”。懸掛,高掛。參見“玄泉”、“玄圃”。
1.出自《古文苑·班固〈終南山賦〉》傍吐飛瀨,上挺修林;玄泉落落,密蔭沈沈。
2.出自《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詩手中飛黑電,象外瀉玄泉。
3.出自《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青蓋紅旗映玉山,新詩小草落玄泉。
4.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左瞰陽谷,右睨玄圃。
5.出自《水經注·河水一》昆侖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三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
6.出自《玉華仙子歌》夕宿紫府云母帳,朝餐玄圃昆侖芝。
14.
姓。漢有玄賀。見《后漢書·第五倫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玄氏,《風俗通》云:玄都,古諸侯國也,子孫以國為氏。
15.
也指水。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離世〉》玄輿馳而并集兮,身容與而日遠。
16.
指深奧的道理。
1.出自《進學解》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形容人老實、本分他是個~的人,從不惹事生非。
1.同"老實巴焦"。
1.見"老實疙瘩"。
1.真話﹐不虛假的話。
1.忠厚規矩的人。
1.指老子。
2.指老萊子。相傳為春秋末年楚隱士。居于蒙山之陽﹐自耕而食。楚王召其出仕﹐不就。見《高士傳》卷上﹑《列女傳》卷二。
1.方言。香港用語。泛稱老板。源于日本侵占香港時期。日軍攻陷香港后﹐建立所謂戶籍管理制度﹐規定商店在門楣釘上戶籍牌﹐上面寫明"世帯主某某"。"世帯主"是日文戶主的意思。爾后﹐人們漸稱店東為"老世"﹐取"世帯主"之首字﹐冠以"老"字構成◇益流行﹐日久天長﹐又訛為"老細"。
年老的人由于眼球的調解能力減退而形成的視力缺陷。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可以矯正。通稱花眼或老花眼。
1.副詞。一直﹐總是。
1.高壽。
①對高壽人的尊稱。②稱被祝壽的老年人。
1.指舊書或古書。
1.叔叔對侄子輩的自稱。
2.稱叔父。亦用為對年紀比較小的父輩的尊稱。
1.相傳唐白居易作詩﹐必先令老嫗聽之﹐不解則重作。見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用以形容詩文淺顯明白。
形容桅人的人和事人人都痛恨 。
1.年老體衰;衰老。
形容相互之間一直不發生聯系。
1.詈詞。猶言老死鬼。
1.稱男性老人。
2.老人自稱。
1.對宋文學家蘇洵的尊稱。
1.見"老悖"。
1.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2.稱中年婦女或母親。
3.明代宮廷中廝役對宮女的尊稱。
1.舊時稱別人的父親。
2.泛指老年男子。
老年的婦女。
①尊稱年老的婦女 。②尊稱別人的母親(也對人稱自己的母親或婆婆、岳母)。
1.衰老的形容。
2.猶故態。
形容年老體弱、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1.年老瘦弱。
1.舊時對上級官吏的尊稱。
1.指礦井下的采空區和已經廢棄的井巷。多積水﹐煤礦老塘并有瓦斯﹐是較危險的地方。
1.極能飲食。
2.指貪食的人。
3.虎的別稱。
1.陳舊的形式或辦法。
2.猶老調。陳舊的言辭﹑議論。
1.一種舊式的步槍。
1.猶老套。
陳舊的習俗或工作方法。
1.猶言老面子。
1.對天的稱呼。
1.同"老天拔地"。
1.極言老態。猶言老態龍鐘。
1.謂老天爺洞察一切﹐可以作福降祥。
1.方言。連襟。
1.也稱耆童。古代神話中的神名。
1.猶白頭。謂容顏已老。
2.稱年老的男子。
3.稱父親。
年老的男子(多含親熱意)。
1.北京夏季上市的一種甜瓜。
1.指迂腐的老儒。
1.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六"真宗東封﹐訪天下隱者﹐得杞人楊樸﹐能為詩。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樸言'獨臣妻有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后以"老頭皮"為年老男子的戲稱。
1.我國東北地區對日本侵占朝鮮時期﹐由朝鮮流入的日本紙幣的俗稱。日寇侵華時﹐隨軍流通甚廣。因其票面印有老人像﹐故稱。
①年老的男子(多含厭惡意)。②妻子稱丈夫(用于年老的)。③幫會中人稱首領。
1.沒見過世面的人。
2.指印度進口原裝的鴉片煙。形如球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