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屬;連接。
1.出自《禮記·深衣》續衽鉤邊,要縫半下。
2.出自《桂枝香》詞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3.出自《吹網錄·虎丘賀方回題名》猿啼鶴怨貂誰續,石冷苔荒壁已虧。
2.
斷而復連。
1.出自《左傳·文公六年》本秩禮,續常職。
2.出自《博物志》帝(漢武帝)弓弦斷……以所送余香膠續之。
3.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4.出自《銅墻鐵壁》抗戰以后咱的軍隊上來,這才又恢復起地方組織,我續上關系工作到而今。
3.
繼承。
1.出自《詩·小雅·斯干》似續妣祖。
2.出自《史記·夏本紀》于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3.出自《元和圣德詩》續功臣嗣,拔賢任耇。
4.
繼續;接著。
1.出自《書·盤庚中》予迓續乃命于天。
2.出自《為袁紹檄豫州》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3.出自《春明退朝錄》趙令初拜,止獨相,領集賢殿大學士,續兼修國史。
4.出自《兒子開會去了》父親說著,便又轉眼看著未了的文稿,打算再續上幾句。
5.
添;加。如:壺里的水是剛續的;爐子該續煤了。
6.
傳。
1.出自《淮南子·修務訓》教順施續,而知能流通。
7.
指妻死再娶。
1.出自《小二黑結婚》有個吳先生……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廟大會上見過小芹一面,愿意續她。
8.
系靷的環。參閱高亨《詩經今注》。
1.出自游環脅驅,陰纼鋈續。
2.出自《鳳氏經說·車制》〔車〕前軫樹式者曰軓,以版橫側掩之曰陰,陰上有環系驂馬頸之纼者曰續。
9.
通“贖”。接合。
1.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
10.
姓。漢有續相如。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續氏,姬姓,晉大夫狐鞫居食采于續,故謂之續簡伯,又為續氏,一云舜七友續牙之后。
1.形容地勢傾斜而又綿延不斷的樣子。
1.門內。借指內部。
1.極無能。罷﹐通"疲"。
1.最珍貴的寶物。
1.中成藥名。其方見于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多種貴重藥物(如犀角﹑朱砂﹑玳瑁﹑琥珀﹑麝香等)配制而成﹐故名。宋王珪(字禹玉﹐封岐國公)為詩喜用金玉珠寶等物名﹐時人因稱其詩作為"至寶丹"。
1.具有極高辨別能力的人。
1.最好的軍隊。
1.表示從最低限度說。多指人的權勢﹑能力。猶言最不行﹐最不中用。
1.最有才能的人。
1.極高尚的操守。
1.最好的計策;上策。
1.極分明。
2.過于明察。
1.最稱職的臣子。
1.極忠誠;極真誠。
2.古儒家指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3.極其真摯誠懇的心意。
1.形容人的"浩然之氣"極其廣大堅強。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閑。"朱熹集注"至大初無限量;至剛不可屈撓。"
1.最恰當。
1.極廣大。
1.多用于書信結尾﹐表示懇切的請求或希望。
1.造詣。
2.指程度達到極點。
3.到。至﹑到義同。
1.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
2.最高的原則﹑準則。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
1.最高的道德;盛德。
1.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1.猶相等﹐相當。
1.謂善事兄長﹐極盡為弟之道。弟﹐同"悌"。
1.極多。
2.副詞。表示最大的限度。
1.謂使法制完善。
2.謂至高無上的法律。
3.謂最神妙的佛法或法術。
1.極好的風度氣概。
1.極誠摯的情感。
2.書信及公文中常語。極感激。
1.最高;無可再高。
1.最公正;極公正。
2.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謂其大公無私。
1.科舉時代主考官觀看諸生考試的地方。因以為試院的別稱。
1.科舉時代試院中的大堂。
1.猶大公無私。
1.見"至公無私"。
1.極其要好的朋友。
2.謂交情極好。
1.極和諧﹑安順。
2.指天地間祥和之氣。
1.書信用語。表示受人之惠﹐甚為感激。
1.猶至于。到;達到□﹐表趨向的助詞。
2.猶至于。連詞。連接上文﹐另提一事。
1.極美好的教化。
1.最好的運會。
1.最緊要的關鍵。
2.極其微妙的奧秘。
1.終極;達到極點。
2.指君位。
1.最好的計策﹑辦法。
2.根本大計。
1.懇切的勸諫。
1.指極高的觀察﹑鑒別能力。
①最要好的朋友生死至┙唬三代至交。②交誼最深厚這是我至交的朋友。
1.最好的教導。
2.謂極其高明的道理和見解。
1.冬至或夏至。
2.卓絕的操守。
1.亦作"至誡"。
2.猶深戒。
3.最懇切的告誡。
1.見"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