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屬性詞。生物中能產(chǎn)生精細(xì)胞的(跟“雌”相對)。
2.
名詞
強有力的人或國家。
3.
形容詞
強有力的。
4.
形容詞
宏偉,有氣魄的。
5.
名詞
(Xióng)姓。
1.
禽類中能產(chǎn)生精細(xì)胞的。
1.出自《說文·隹部》雄,鳥父也。
2.出自《詩·邶風(fēng)·雄雉》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3.出自《琴操·雉朝飛》雉之飛,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氣橫出。
2.
指男子。
1.出自《莊子·德充符》﹝哀駘它﹞又以惡駭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有雌雄合乎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
2.出自《許國公神道碑銘》河流兩??,盜連為群,雄唱雌和,首尾一身。
3.出自《獄中上母書》淳死之后,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
3.
指強有力者,杰出者。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
2.出自《送梁公昌從信安王北征》詩高談百戰(zhàn)術(shù),郁作萬夫雄。
3.出自《壽馮煥章先生六十大慶》五原誓師后,又加以政治訓(xùn)練,西北軍遂成為當(dāng)時之雄。
4.
稱雄。
1.出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三》方今唯秦雄天下。
2.出自《新唐書·狄仁杰傳》今阿史那斛瑟羅,皆陰山貴種,代雄沙漠。
3.出自《詩冢銘》先生以文雄江東。
4.出自《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大楚雄南服,勢勒秦與齊。
5.
指為首者;居前列者。
1.出自《左傳·襄公十年》有夫出征,而喪其雄。
2.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贊》其滑稽之雄乎!
3.出自《論衡·遭虎》其意以為功曹眾吏之率,虎亦諸禽之雄也。
6.
比喻高強;勝利。常與“雌”連用。
1.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
7.
勇武。
1.出自《墨子·修身》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
2.出自《人物志·英雄》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3.出自《三十五歲生日寄懷》詩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8.
雄壯;雄偉。
1.出自《北史·盧曹傳》曹身長九尺,鬢面甚雄,臂毛逆如豬鬣,力能拔樹。
2.出自《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詩行色旌旗動,軍聲鼓角雄。
3.出自《張生煮海》端的心聰,那更神功,悲若鳴鴻,切若寒蛩,嬌比花容,雄似雷轟。
4.出自《頌武漢》詩天塹通衢我再來,披襟岸幘嘆雄哉!
9.
剛健;豪放。
1.出自《二十四詩品·雄渾》返虛入深,積健為雄。
2.出自《遠(yuǎn)山堂曲品·能品》北詞之雄,南詞之婉,兼極其致。
10.
旺盛;高漲。
1.出自《送封尚書節(jié)制興元》詩大封茅土鎮(zhèn)褒中,醉出都門殺氣雄。
2.出自《紀(jì)念秋收起義》詩秋收起義大成功,億萬農(nóng)民戰(zhàn)氣雄。
11.
富有。
1.出自《詠史》五都矜財雄,三川養(yǎng)聲利。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維華之父雄于貲,喜周窮乏。
3.出自《困獸記》只要你票子雄,你就天天繃闊人也辦得到!
12.
雄奇;險要。
1.出自《中秋松江新橋?qū)υ潞土钪鳌?/span>地雄景勝言不盡,但欲追隨乘曉風(fēng)。
2.出自《老學(xué)庵筆記》其墓以錢塘江為水,越之秦望山為案,可謂雄矣。
3.出自《圣武記》忠州左右鳥竹二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之雄。
13.
猶依恃;挾恃。
1.出自《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2.出自《封建論》歷于宣王,挾中興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14.
唐代州的等級之一,屬第一等。
1.出自《通典·職官十五》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其余為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2.出自《新唐書·地理志二》汝州臨汝郡,雄。
15.
姓。相傳上古有雄陶,舜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舜有七友”高誘注。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雄氏,舜七友雄陶之后,以名為氏。
16.
指動植物能產(chǎn)生精細(xì)胞的。
1.出自《詩·齊風(fēng)·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
2.出自《墨客揮犀》僧悟空在江外見一猿坐樹杪,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鳴數(shù)聲,乃投箭墮地而死。
3.出自《仇池筆記·竹雌雄》竹有雌雄者多筍,故種竹當(dāng)種雌。
4.出自《本草綱目·谷一·大麻》有雌有雄: 雄者為枲,雌者為苴。
17.
指強有力者,杰出。
1.出自《〈戰(zhàn)國策〉序》然當(dāng)此之時,秦國最雄,諸侯方弱。
2.出自《單刀會》幸然是天無禍,是昝這人自招,全不肯施恩布德行王道,怎比那多謀足智雄曹操。
18.
謂擅長。
1.出自《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二》李老雄于談,音調(diào)甚激烈,猶有當(dāng)年叱咤三軍之概。
1.險象發(fā)生或?qū)l(fā)生時緊急救護。
1.同業(yè)相競。引申指爭愛。
1.趕時間突擊修理。
1.奪目;耀眼。
1.飛掠。
1.語本《莊子.逍遙游》"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后以"搶榆"借指僅能短程飛掠的小鳥。亦以喻胸?zé)o大志或胸?zé)o大志者。
1.強占;搶先據(jù)有。
1.搶先發(fā)言﹐搶先說話。
2.搶吃。
1.指駱駝。
1.即襁褓。
1.見"襁褓"。
1.亦作"襁緥"。亦作"襁葆"。
2.葆,通"褓"。背負(fù)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亦泛指嬰兒包。
3.葆,通"褓"。借指嬰幼兒。
4.葆,通"褓"。謂把嬰兒包裹在小兒被中。
1.指嬰兒。
1.見"襁褓"。
1.即襁褓。借指嬰幼時。
1.用襁褓背負(fù)。
2.泛指人用肩背馱。
3.以帶系財貨負(fù)之于背。
1.即襁褓。
1.猶襁屬。
1.襁褓和藜杖。襁,通"襁"。
1.絡(luò)繹而來。
1.像錢串一樣連貫,形容連續(xù)不斷。
1.古方言詞。謂悲哭過度而無聲。
①(景物)凄涼寂靜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寞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②悲傷的樣子悄愴成憂,憫然自憐。
1.靜悄悄。
1.暗地里。
1.寂靜。
1.安靜,清靜。
1.見"悄默聲"。
1.秘密;暗地里。
1.寂靜無聲貌。
1.靜默;寂靜。
1.方言。猶言不聲不響。
1.見"悄戚"。
1.草木鮮明貌。
1.憂傷貌。
2.寂靜貌。
3.形容聲音很輕。
4.料峭。
1.猶言私房話。
1.不聲張,不讓人知道。
1.寂靜無聲貌。
1.憂傷貌。
1.憂傷貌。
2.寂靜貌。
3.渾然,依然。
1.低聲。
1.謂因思念而憂郁。
1.低聲說話。
2.指低低的說話聲。
1.見"磽聱"。
1.亦作"磽磝"。
2.多石,高低不平。
1.土質(zhì)貧瘠。亦指貧瘠的土地。
2.比喻人情或風(fēng)俗浮薄。
1.見"磽瘠"。
1.地勢較高的薄地。
1.亦作"磽塲"。
2.(土地)瘠薄。
1.土地堅硬瘠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