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蔓延不斷。
1.出自《集韻?線韻》莚,蔓莚也。或作葕。
2.出自《字匯?艸部》葕,蔓延不斷。
加熱液體或配制溶液用的杯形容器。一般是玻璃的,也可用石英、金屬、搪瓷等制成。其容量視用途而異。
1.古代指經烘烤制成的面餅,有餡兒。現在指經烘烤的不加餡的發面餅,表面多有芝麻。
1.燒烤。
1.舊時迷信的人祭財神消災求福,稱"燒財神"。參見"燒路頭"。
2.指奉承富人。
1.焚燒殘害。
2.燃燒將盡。
3.因焚燒而殘缺。
1.琵琶名。
1.燒毀去除。
1.酒名。
2.形容春意濃重。
1.用高嶺土等燒制成的瓷器。
2.北京出產的特種工藝品之一。類似景泰藍,銅胎,不掐絲,用琺瑯瓷釉描繪而成。
1.猶煉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煉藥。
1.指道教徒用朱砂(丹)﹑水銀(汞)等燒煉所謂的仙藥。
1.漢代西羌部族名。
1.亦稱"燒刀子"。
2.即燒酒。
1.見"燒刀"。
1.亦作"燒鐙"。
2.點燈。
3.指舉行燈會或燈市。
4.指元宵節。
1.指元宵節。舊俗于正月十五晩張燈結彩,供人通宵觀賞,故稱。
1.見"燒燈"。
1.被野火燒過的地面。
2.把地面燒熱。
1.以地為床,燒地取暖。形容非常窮困。
1.見"燒地眠,炙地臥"。
1.猶焦點。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點。
1.焚燒侵掠。
1.燒焚;燒毀。
1.遼﹑金﹑元俗,祭祀后,焚燒祭祀用的酒食。
2.指祭奠。
3.燒火煮飯。
1.方言。釀酒的作坊。
1.燒毀;燒掉。
1.燒毀。燌,同"焚"。
1.取土燒酒缸之處。
1.長期燒香禮拜。表示感謝神靈保佑的意思。
1.古代一種食品。禽畜肉整體烤熟,食時以刀割切。
1.指祭祀祖先。
1.指道教徒用水銀煉藥。
1.方言。嘰哩呱啦的斥罵聲。亦指愛嘰哩呱啦地斥責別人的人。
1.用氣焊或電焊方法焊接。
1.野火的痕跡。
1.形容灼熱感。
1.俗語。喻指糊涂做錯事。
1.石洞。
1.齒狀之石。
1.猶石壁。
1.山石間的煙霧。
2.石油燃燒時發出的煙。
1.石發聲。古人附會為神憑石而言。
1.巖石。
1.見"石硯"。
1.地名。
1.即巖鹽。也稱礦鹽。
1.木名。產南方,堅實經久,不易為蟲蛀蝕。
1.石制的幾筵,用以安放靈座。
1.石上泉眼。
1.即陶甗。一種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