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燒,灼。
2.
動詞
(北京話)皮膚發炎腫痛。
1.
燃燒;燒炙。
1.出自《左傳·昭公十八年》司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
2.出自《金史·衛紹王紀》中都火,焮民居。
3.出自《七修類稿·奇謔三·竹米》竹葉之間,笣絡成穗而實焉。采之而舂,得黑色碎米,焮之而食,味少澀而飽。
2.
照耀;照亮。
1.出自《觀山燈獻徐尚書》詩初,爍空焮谷,漫若朝炬。
2.出自《題揭伯洪〈山居圖〉》詩黃埃晦城市,赤日焮逵道。
3.
熾盛;興旺。
1.出自《答賈九州愁詩》亂離方焮,憂虞匪歇。
2.出自《老殘游記》那知莊家大焮起來,不但吳二早已輸盡,就連許亮也輸光了。
4.
發炎腫痛。
1.出自《肯綮錄》瘡腫曰脪焮。
2.出自《本草綱目·菜一·葫》至夜則火焮滿背,瘡高阜而熱,夜得安寢矣。
1.遼金職官公服名。
1.舒懷;開懷。
推遲、放寬(日期、期限)展緩行期|展緩起訴。
1.指柳下惠。
1.喻施展才能。語本《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1.展現。
1.古時職官冠帽后部的附件。
1.下拜。
2.俗用以稱人死。
1.謂竭智盡力。
1.敬詞。朝見。
1.祭拜;省候致敬。
1.展衣和鞠衣。古代王后及命婦的禮服。
1.指展開卷狀物。
1.鋪開;張開。
2.開展,大規模地進行。
1.猶拓寬,擴展。
2.猶開闊。
1.猶耍賴;誣賴。
陳列出來供觀看展覽會|文物展覽|展覽作品。
1.展出物品供人參觀﹑欣賞的集會或機構。
1.陳列出來供人觀看的物品。
1.奏樂。
1.猶行禮,施禮。
1.猶效力,效勞。
1.轉輪。多指啟程出行。
1.謂因喜悅而眉開。
1.猶放眼。
1.省視墳墓。
1.即展覽品。
1.寬廣平坦。
1.寬延日期。
1.謂重視親族的情分。
1.致賀。
1.延期。
1.誠真貌。
1.古代神話中的仙人。
1.省視,看。
2.特指省視墳墓。
1.賦呈或吟唱詩歌。
1.施展,發揮。
展現;顯示展示圖|展示美好人生。
1.行事,辦事。
1.打開看。
1.紙品名。宋代越州竹紙,著名的有"展手"﹑"常使"等。
2.伸手。
1.舒展。
2.施展,發揮。
1.輾轉思念。
1.開卷誦讀。清趙翼《甌北詩鈔》卷二十有《述庵司寇新刻劐大集見貽展誦之馀為題長句兼懷亡友璞函》詩。
1.伸縮。
1.古代"通天冠"﹑"法冠"等禮冠上的一種飾物。
1.掙脫。
2.開脫。
3.舒暢灑脫。
1.開辟,擴充。
2.豁達,開闊。
3.施展,作為。
英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關于租借九龍的條約。1898年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為英國租借九龍半島,租期九十九年;中國保留九龍城內區域的行政權。
1.亦作"展耫"。
2.猶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