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歗”。亦作“哨”。
2.
撮口吹出聲音。
1.出自《詩·召南·江有汜》不我過,其嘯也歌。
2.出自《世說新語·棲逸》阮步兵嘯聞數百步。
3.出自《送窮文》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欻嚘嚶。
4.出自《后漢書·劉根傳》根于是左顧而嘯。
3.
鳥獸長聲鳴叫。
1.出自《招隱士》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出自《苦寒行》猛虎憑林嘯,玄猿臨岸嘆。
3.出自《春夜讀書感懷》詩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4.出自《北征凱旋詩》風生群馬嘯,日落大旗高。
4.
稱其他尖利而悠長的響聲。
1.出自《雜詩》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
2.出自《蕪城賦》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3.出自《青春之歌》就這樣她跑到了海邊,毫沒有顧惜地縱身撲向了怪嘯著的狂濤巨浪。
5.
呼喚。參見“嘯呼”。
1.出自《名都篇》詩鳴儔嘯匹旅,列坐竟長筵。
2.出自《秦答內兄希叔》詩鳧鵠嘯儔侶,荷芰始參差。
6.
招集;聚集。
1.出自《新唐書·劉仁軌傳》始,定方破百濟;酋領沙咤相如、黑齒常之嘯亡散,據險以應福信,至是皆降。
2.出自《新唐書·突厥傳上》伏念敗,乃嘯亡散,保總材山,又治黑沙城。
3.出自《明史·王信傳》賊黨石龍復陷巫山,信與諸將共平之。而流民仍嘯荊、襄、南陽間。
1.勝過。
1.亦作"強弱"。
2.強大與弱小。
3.指力量大小的程度。
1.謂強暴固執。
1.亦作"強澀"。
2.指文字﹑語言等生硬不流暢。
1.亦作"強煞"。
2.猶言充其量。
1.見"強殺"。
1.亦作"強勝"。
2.猶強大。
1.亦作"強盛"。
2.強大興盛。
3.謂青壯年。
4.猶強健。
1.亦作"強識"。
2.強于記憶。
1.同"強記博聞"。
1.實力雄厚。
2.強干踏實。
1.同"弱肉強食"。
2.喻弱者被強者欺凌吞并。
1.亦作"強食自愛"。
2.勸慰人的話。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1.勸勉世人。
1.亦作"強仕"。
2.四十歲的代稱。語本《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
1.亦作"強市"。
2.強行買賣。
1.亦作"強埶"。亦作"強勢"。
2.豪門勢要。
3.強大的勢力。
1.猶矯飾。
1.指技藝等高超的人。
1.強盛而長久。
1.強使成熟。謂以人工方法使種植的蔬菜等提早成熟。
1.猶強寇。
1.勉力于恕道。
1.即鏹水。強酸的俗稱。
1.亦作"強說"。
2.強為解說或答辯。
1.亦作"強死"。
2.非因病﹑老而死;人尚壯健而死于非命。
1.極言勉強。
1.勝于;超過。
1.亦作"強肆"。
2.肆行無忌。
1.猶壯年。
1.臺名。又稱荊臺﹑章華臺。
1.亦作"強慝"。
2.大惡,元兇。
1.亦作"強聽"。
2.勉強聽從。
1.猶強硬。
1.強迫通奸。
2.強求貫通。
1.方言。形容很倔強的樣子。
1.同"強頭倔腦"。
1.強盜;強暴之徒。
1.倔強的團練使。泛指性情倔強的人。
①鋪張的場面愛排場|講排場。②光彩;美好很排場的話|人長得真排場|集體婚禮又排場又省錢。
1.古時的一種大車。
1.鋪排陳說。
1.用巨木連成的活動城墻。
1.見"排斥異己"。
1.同"排槍"。
1.消除;除掉。
1.排列齊整。
1.依次排列;編排。
2.謂一個接著一個﹐連續不斷。
1.排擠。引申謂斥責。
1.亦作"排?"。
2.即排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