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兩山之間的水道,也指兩山夾水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2.
見“海峽”。①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域的較狹窄水道。②特指臺灣海峽。
3.
見“地峽”。海洋中連接兩塊陸地的狹窄陸地。
1.
兩山夾水處。
1.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躡五屼之蹇浐。
2.出自《江賦》若乃巴東之峽,夏后疏鑿,絕岸萬丈,壁立赮駁。
3.出自《雨晴》詩雨時山不改,晴罷峽如新。
2.
狹窄。
1.出自《水經注·河水四》歷北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關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
2.出自《說文·阜部》狹,隘也
3.
特指長江三峽。
1.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入峽,絕壁天懸,騰波迅急。
2.出自《新唐書·李叔明傳》梁崇義阻命,詔引兵下峽,戰荊門,敗其眾。
4.
指兩山之間。
1.出自《淮南子·原道》逍遙于廣澤之中,而仿洋于山峽之旁。
2.出自《桃源行》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
1.猶隔并。謂水旱失調。
1.指君民一起耕作。
1.車并行。
1.同跡。
1.合并﹐合而為一。
1.與王后并列。謂妾媵擬同于王后。
1.古代取箭的工具。
1.兩馬并馳。
2.猶言并駕齊驅。
兩匹馬共拉一車,齊頭并進。比喻彼此成就、才能等不分上下無論才能還是成就,他倆都并駕齊驅。
①肩膀挨著肩膀并肩而行。②同等;齊列不可并肩而論。③比喻協作行動,共同努力并肩戰斗。
1.兼并;吞并。
1.見"并州剪"。
1.見"并州剪"。
1.形容屋宅廣大。
1.韁繩。《楚辭.遠游》"舒并節以馳騖兮﹐遫絶垠乎寒門。"王逸注"縱舍轡銜而長驅也。"王夫之通釋"并節﹐總轡也。"一說﹐指駕車的兩馬。姜亮夫校注"并,讀為駢,駢節,猶言駢駕耳。"
1.謂兼善天下而又耿介自守。
1.一起提高。
2.不分先后﹐同時進行。
1.同處;同住。
①同時推薦并舉賢良方正。②同時舉辦二事不可并舉。
1.集聚。
1.兼并席卷。
1.連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并連在一起。
1.合力;協力。
連接電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將電路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等)并列接在電路上兩點間。將各用電器并聯起來組成的電路叫并聯電路。并聯電路中每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都相等。
平列,不分主次并列冠軍。
1.亦作"并鄰"。
2.近鄰。
1.指并州。
1.齊名。
1.拚命,舍命。
2.比喻盡最大的力量。
1.謂成雙。
1.排列在一條線上,不分前后。
1.謂并執馬韁繩。轡﹐韁繩。
1.并且。
1.成對的禽鳥。多指鴛鴦。
1.兩馬并馳。
2.猶言并駕齊驅。
3.一起追趕。
1.謂競爭高下。
1.決然;全然。
1.謂兩日并一日。猶言兼程。
2.同日。
3.整天。
1.兩天用一天的食糧。形容生活艱苦。
1.廣為包容覆庇。喻德化之廣。
1.靠近邊塞。
1.拼殺。
1.比鄰;鄰舍。
1.同時代。
1.猶舉世無雙。
1.謂同出夫役。
1.謂全能看見。
1.齊手;合力。
1.以次跟隨。
1.共同;一起。
2.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