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舊時指有武藝、見義勇為、肯舍己助人的人。
1.出自《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
3.出自《豪俠論》夫俠者,蓋非常之人也。雖以然諾許人,必以節氣為本。
4.出自《三閑集·流氓的變遷》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
2.
指見義勇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氣質或行為。
1.出自《文心雕龍·體性》嗣宗倜儻,故響逸而調遠;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2.出自又如:任俠;行俠仗義。
3.出自《三國志?魏志?張邈傳》少以俠聞,振窮救急。
4.出自《史記·游俠列傳》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
5.出自《后漢書·張堪廉范傳》張堪、廉范,皆以氣俠立名。
3.
美好。
1.出自《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亂曰:佳俠函光,隕朱榮兮。嫉妒闟茸,將安程兮!
4.
通“狹”。參見“俠邪”。
1.出自《太平廣記》友曰:“此俠邪女李氏宅也。”
2.出自《玉玦記·標題》長安下第羞歸去,向俠邪游。
3.出自《金史·王倫傳》王倫字正道,故宋宰相王旦弟王勉玄孫。俠邪無賴,年四十余尚與市井惡少群游汴中。
5.
姓。戰國時有韓相俠累。見《史記·韓世家》。
1.幽暗貌。
2.遙遠處;遙空。
1.深奧精微。
1.南唐后主李煜的宮嬪。據傳為女子纏足的第一個人。
1.幽靜。
1.精深貌;深遠貌。
2.猶悵然。
3.岑寂貌。
4.幽暗貌。
1.深邃貌。
1.見"窅窕"。
1.亦作"窅竔"。
2.幽深貌;陰暗貌。
3.宛轉曲折貌。
4.猶窈窕。指美女。
1.凹凸﹐低下和高起。
1.見"窅窊"。
1.亦作"窅洼"。
2.凸凹﹐突出和低下。
1.隱晦貌;幽暗貌。
2.遙遠貌。
3.深邃貌。
4.象聲詞。
1.幽暗貌;深遠貌。
1.見"窅窅翳翳"。
1.猶遠映。
1.即桂花。
1.深遠;幽暗。
1.深邃幽暗。
1.形容步履舒緩﹐體態優美。
2.幽深曲折。
1.閩中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窈九"。
1.幽深而秀麗。
1.幽暗。
1.見"窈妙"。
1.見"窈妙"。
1.亦作"窈眇"。亦作"窈渺"。
2.精微;幽遠。
3.美好。
1.亦作"窈■"。
2.深遠渺茫貌。
3.陰暗貌。
4.遙空;極遠處。
1.幽靜。
1.形容體態柔美。
1.唐武則天時左司郎中喬知之婢。窈娘貌美﹐善歌◇為武承嗣所奪。喬知之憤痛成疾﹐作《綠珠篇》以諷。窈娘得詩﹐悲惋自殺。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及《新唐書.外戚傳.武承嗣》◇借指美女。
1.柔軟細長貌。
1.高峻峭拔。
2.謂文筆遒勁。
1.深遠貌;幽深貌。
2.幽靜貌;深沉貌。
1.輕柔細長貌。
1.隱晦曲折。
1.幽深;深邃。
1.見"窈窕"。
1.亦作"窈竔"。
2.嫻靜貌;美好貌。
3.妖冶貌。
4.指美女。
5.喻指才子。 6.深遠貌;秘奧貌。
1.美麗的女子。
1.深目高鼻貌。
1.幽深繁茂。
1.深凹。
1.幽遠貌。
1.幽深貌。
1.深冥貌;幽暗貌。
1.微妙精深貌。
2.渺茫恍忽之貌。
1.幽怨。
1.深遠貌。
1.幽深貌。
1.舊時廣東風俗。凡遇進學中舉等事﹐得報之后﹐在大門外﹐安置一口缸﹐開幾壇酒﹐舀在缸里﹐任憑鄉鄰及過往人取飲﹐謂之"舀酒"。見清吳沃堯《劫馀灰》。
1.舀水﹑油等液體用的器具。大都口圓﹐底平﹐有柄。也叫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