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壐”。亦作“鉨”。
2.
印信。秦以前以金玉銀銅制成,尊卑通用。秦以來專指皇帝的印,以玉制。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豹對曰:“往年臣為君治鄴,而君奪臣璽;今臣為左右治鄴,而君拜臣,臣不能治矣?!彼旒{璽而去。
2.出自《獨斷》璽者印也,印者信也……衛宏曰: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惟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3.出自《史通·編次》況神璽在握,火德猶存。
4.出自《四喜記·禍禳左道》天福神皇神后,桓桓群將多籌。等閑握璽御龍樓,玉食錦衣消受。
3.
姓。明代有璽書。見《續通志·氏族補遺》。
1.出自《正字通?玉部》璽,姓。明有璽書。
1.傻話。
1.詈詞。猶言笨家伙。
1.謂少量聚居。
1.愚蠢的一伙。指犯法者。
1.叛亂;騷動。
1.粗笨丑陋。
1.笨拙肥胖。
1.戇直質樸。
1.笨拙的氣味。
1.動貌。
2.笨拙遲鈍的樣子。
1.愚人。
1.蚯蚓的別名。
1.謂萬物萌動而生。
1.形容非常粗壯。
1.愚笨的事。
1.粗劣庸俗。
1.猶言傻里傻氣。
1.愚蠢頑劣。
1.笨蛋;愚蠢的東西。
1.頑劣的外貌。
1.殷朝滅亡以后﹐周室統治者對殷人的蔑稱。
1.愚蠢。
1.笨拙急躁。
1.猶蠢胖。
1.詈詞。罵人愚笨如豬。
1.愚昧癡頑。
1.愚蠢的幫手。
1.行走不穩貌。
2.比喻坎坷不得志。
1.卓卓,特出。
1.搖晃,擺動。
1.遠飛,高飛。
1.卓絕;高超。
1.雄健;奮發。
1.見"踔厲風發"。
1.形容雄辯恣肆;議論縱橫。
2.形容精神振奮;斗志昂揚。
1.見"踔厲風發"。
1.猶踔絕。
1.卓然特立。
1.顯然,昭然。
2.高超特出貌。
1.超絕,妙極。
1.跛行。
1.謂在空中騰躍。
1.廣闊,遙遠。
1.跳躍。
1.超越,勝過。
1.跳躍攀援貌。
1.掉包。
1.見"戳壁腳"。
1.舊時書有姓氏或其他印記以標志門第的燈籠。有長柄,可插于底座上,亦可扛著走。
1.用指尖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