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分開;分散。
2.
動詞
分析;辨析。
3.
名詞
(Xī)姓。
1.
劈,剖。
1.出自《詩·小雅·車轄》陟彼高岡,析其柞薪。
2.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
3.出自《淮南子·倜真》剖賢人之心,析才士之脛。
4.出自《集異記·徐智通》及開霽,寺前槐林,劈析分散。
5.出自《春在堂隨筆》高曾祖之木主,遷移無定……歲久,析之為薪。
2.
分開;分散。
1.出自《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
2.出自《荀子·王霸》上詐其下,下詐其上,則是上下析也。
3.出自《夫人徐氏墓志銘》弟有余粟,析之別村。
4.出自《留別海昌同學序》夫一儒也,裂而為文苑,為儒林,為理學,為心學,豈非析之欲其極精乎!
5.出自《書信集·致梁繩袆》中國之鬼神談,似至秦漢方士而一變,故鄙意以為當先搜集至六朝(或唐)為止群書,且又析為三期。
3.
解,解除。
1.出自《文選·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2.出自《漢書·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
3.出自《夏日》詩米粣解包供午餉,蓱齏傍枕析朝酲。
4.出自《送吳天章歸中條山》詩朝來宿酲臥未析,吳郎告我歸河東。
4.
分析,辨析。
1.出自《莊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2.出自《移居》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3.出自《啟侯博士》事既殊常,道方自信,析同寐覺,矎若神通。
4.出自《乾隆庚寅科湖南鄉試策問》正學異端,懸於霄壤,而判於微茫,奚以析焉?
5.出自《變法通議·論譯書》其種非一,或古有今無,或今有古無,或古今俱有之,而古人未能別析其名。
5.
象聲詞。參見“析析”。
1.出自《文選?謝靈運〈鄰里相送方山〉詩》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2.出自《城中?搭班子》庭中隔墻掛過來的柳枝析析地一陣輕響,澤如就感到一陣新鮮的涼風。
6.
見“析翳”。虹霓。
1.出自《尸子》虹霓為析翳。
7.
古地名。春秋時為楚邑,一名白羽。漢于邑置縣,南朝宋廢。北魏復置州,唐廢。在今河南省西峽縣境。
1.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與皆,降析、酈。
8.
通“晳”。白色。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賊死》男子丁壯,析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
2.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解部》析,假借為晰。
9.
姓。春秋齊有析歸父。見《左傳·襄公十八年》。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析氏,衛公族,大夫析朱鉏之后也。朱鉏公子黑背之孫。以王父字為氏。齊有大夫析歸父。
1.亦作"龍耀"。
2.古代神話傳說中有神燭龍,張開眼睛,便能使天下光明。亦有謂其駕日﹑銜珠或燭◇因以"龍曜"指日光。
3.指光耀﹑光輝。
4.膽神名。道教以為五臟俱有神。
1.見"龍曜"。
1.龍所在之野。借指中國。
1."魚龍夜"的省稱。指秋日。
1.天子的袍服。
2.喻指蓋屋的茅草。
1.舜的名臣龍和伯夷的并稱。
1.皇帝坐的椅子,御座。
1.謂賢人隱逸。
1.龍舟。
1.帝王的輔相。
2.指東南方。龍,指東方蒼龍七星;翼﹐代表南方朱鳥七星。
1.指裝有龍頭形狀鋪首的甕城的門。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4.形容語聲洪亮。
5.喻指君主的號令。
1.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1.皇裔。
1.指龍旗。
1.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
2.古國名。
3.道教符箓。
1.指魚龍雜戲。
1.高大軒敞的車輿。
2.由龍拉的車輿。
3.天子的車輿。
4.借指皇帝。
5.指皇帝的統治區。輿,輿地。
1.龍旗。借指皇帝。
1.雷陣雨。
1.亦作"龍御"。
2.《太平御覽》卷三引《淮南子》"爰上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注"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即六龍也。"后因以"龍馭"指太陽。
3.指天子車駕。
4.借指皇帝。
5.謂君臨天下。 6.婉詞。謂帝王去世。
1.見"龍馭"。
1.深淵。古人以為深淵中藏有蛟龍,故稱。
2.古劍名。
1.見"龍圓"。
1.亦作"龍元"。
2.即龍洋。
1.指龍駕的車。
1.喻王者興起。語本《易.干》"見龍在田……或躍在淵。"
2.喻縱橫馳騁,奮發有為。
3.飛駛貌。
4.騰飛貌。
1.喻高舉遠逝。
1.天之之柩。
1.見"龍藏"。
1.澤蘭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澤蘭》。
1.龍形紋。
2.奇麗的辭藻。
1.龍宮。
1.畫有龍的旗幟。
1.飾刻龍形的酒盞。
1.本謂陰陽二氣交戰。《易.坤》﹕"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后遂以喻群雄爭奪天下。
1.同"龍爭虎斗"。
1.見"龍血玄黃"。
1.喻戰爭激烈。
1.龍紋;龍形。
2.指龍旗。
3.皇帝的儀仗。唐溫庭筠《湖陰詞》"白虬天子金閎铓,高臨帝座回龍章。"亦借指皇帝。
4.指得專征伐的大將之旗。
5.畫或繡龍之服。天子之服。語出《禮記.明堂位》"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龍章。" 6.袞龍之服和章甫之冠。 7.喻不凡的文采﹑風采。 8.對皇帝文章的諛稱。
1.不凡的儀表風采。
1.喻文采炳煥。
1.對帝王的文章﹑詔書﹑敕令的諛稱。
2.指道教的符箓。
1.酒杯。借指美酒。淥,同"醲"。
1.清波。
1.清澈的池塘。
1.清澈回旋的水。
1.清水。
1.美酒。淥,同"醲"。
1.眼睛的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