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魚名。也稱鮰魚、鱯魚。
1.出自《本草綱目·鱗四·鮠魚》??,生江淮間,無鱗魚,亦鱘屬也。頭尾身鬐俱似鱘狀,惟鼻短爾。口亦在頷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魚,背有肉鬐。郭璞云“鱯魚似鮎而大,白色”者,是矣。
2.出自《品魚·中品·??》詩柔滑無鱗鬐,平人嗜食之,口腹恣飽啖,發疾非所知。
3.出自《清稗類鈔·動物·??》??似鲇而大,長者至三四尺,色青白,背有肉鬐,無鱗,可作膾。產於淡水,俗亦作??。
4.出自《本草綱目·鱗四·??魚》北人呼鳠,南人呼??,并與??音相近。邇來通稱??魚,而鳠、??之名不彰矣。??,又鳠音之轉也。
2.
魚綱??科中的??屬魚。身體前部平扁,后部側扁,長可三四尺,淺灰色,無鱗,眼小,須四對,尾鰭分叉。產長江流域。
1.亦作"可憫"。亦作"可閔"。
2.令人憐憫。
1.怎奈;可恨。
1.可奈。
1.令人惱恨。
在一定條件下,既可向生成物方向進行,同時也可向反應物方向進行的化學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常用來表示。
1.可憐。
2.可愛。
1.使人害怕。
2.只怕。
1.形容心跳。
1.復姓。西魏恭帝元年,代人王雄賜姓為可頻氏。參閱《周書.王雄傳》。
1.形容心跳。
1.使人生氣。
1.見"可歌可泣"。
1.可以親近。
1.猶言意中人。
可以采納接受;值得學習或贊許他的意見確有~之處ㄧ我以為臨陣磨槍的做法不~。
1.惹人愛。憎,愛極的反語。
1.唐時突厥部落名。
1.見"可煞"。
1.亦作"可殺"﹑"可?"。表示疑問,猶可是,是否。
2.表示極甚之辭。猶言非常。
1.可悲;可憐。
〈方〉(~兒)可體這件大衣長短、肥瘦都合適,穿著真~。
1.可笑。
1.猶言可什么。
1.卻是。
1.豈能忍受。
1.見"可甚"。
1.正合式。
1.小事;尋常之事。
1.合手;稱手。
1.可以解說。
①固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并保持形變的性質,多指膠泥、塑料、大部分金屬等在常溫下或加熱后能改變形狀的特性。②生物體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影響下,某些性質能發生變化,逐漸形成新類型的特性。
1.須要。
1.象聲詞。
1.見"可嘆"。
1.可以聽從。
2.好聽。
1.比喻全部地。可,盡。
1.令人痛心。
1.可盼望;有希望。
2.能夠望見。參見"可望不可即"。
1.謂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1.見"可望不可即"。
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形容看來可以實現而實際難以實現。‘即’也作及。
1.令人畏懼。
2.令人敬畏。
1.必定,一定。
2.確實,實在。
3.句中襯字,無義。
〈方〉令人惋惜材料白白糟蹋了,怪~。
1.可喜;可愛。
①令人恥笑幼稚~。②引人發笑滑稽~ㄧ說到~的地方,連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1.稱心如意。
1.猶可親。
行得通;可以實行方案切實~。
1.準許。
2.指可以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