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繩線等結成的捕魚或捉鳥獸的用具。
1.出自《詩·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2.出自《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若駭鯨之決細網,奔兕之觸魯縞。
3.出自《題淮安壁間》詩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2.
指網狀物。參見“網戶”。
1.出自《魏都賦》薄戍綿冪,無異蛛蝥之網。
2.出自《虞美人》詞垂楊低拂曲塵波,蛛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
3.
用網捕捉。
1.出自《唐國史補》見數百人喧集水濱,乃漁者網得大黿。
2.出自《聊齋志異·犬奸》所止處,觀者常數百人,役以此網利焉。
4.
比喻籠罩。
1.出自《灞上閑居》詩空林網夕陽,寒鳥赴荒園。
2.出自《晦日宴高氏林亭》詩輕苔網危石,春水架平沙。
5.
比喻法律。
1.出自《史記·酷吏列傳序》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奸偽萌起。
2.出自《抱樸子·詰鮑》制峻網密,有犯無赦。
3.出自《陳書·世祖紀》蓋以陽和布澤,天秩是弘,寬網慎刑,義符含育。
6.
指周密的組織或系統。
1.出自《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出自《文選·揚雄〈解嘲〉》往者周網解結,群鹿爭逸。
3.出自《血書》地主階級的壓迫太沉重了,歷史太悠久了,統治的網太嚴密了——政府,法律,監牢,城堡,官吏,差弁,軍隊,劊子手。
7.
見“網羅”。搜羅;包容。
1.出自《報任少卿書》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2.出自《史通·本紀》蓋紀者綱紀庶品,網羅萬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過於此乎!
3.出自《謝王內翰啟》此圣人所以網羅天下之逸民,追復先王之舊跡。
1.花費錢財,指請客﹑送禮﹑資助人等,是一種客氣的說法。
1.拆毀;拆除。
1.猶敗陣。
1.破損錯亂。
1.口語。比喻把事辦壞或情況變壞。
1.破壞法制和紀律。
1.敗壞;廢弛。
1.謂腹瀉。
1.詈詞。壞人,壞蛋。
1.方言。壞蛋。
1.亦作"坯戶"。
2.謂昆蟲在地里封塞巢穴。壞,通"培"。
3.指昆蟲所封塞的巢穴。
1.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一。謂火﹑水﹑風等"大三災"毀滅眾生和世界這一時期,凡歷二十小劫。
1.猶言毀壞。
1.倒塌;破敗。
1.腐爛;變質。
2.指腐蝕,蛀蝕。
3.猶言破爛,殘破。
1.壞的料子。常用以指稱壞人,猶壞東西,壞蛋。
1.猶崩潰。
1.漢蔡邕所撰《琴操》中的十二曲,傳為伯牙所作。
1.敗壞;混亂。
2.猶言變亂。
1.毀滅;磨滅。
1.喪命。
1.萎黃多瘤無枝葉的病樹。
1.方言。壞人,壞蛋。
1.壞鈔。
1.潰亂,潰散。
1.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顏色。
1.倒塌的山。
1.《南史.劉穆之傳》載,劉裕召劉穆之為主簿(軍吏),穆之"壞布裳為褲",往見劉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裝;裦,指軍裝◇以"壞裳為褲"代指從軍。
使事情搞糟照他說的做,非~不可。
〈方〉(~兒)比喻狡詐的心計;壞主意一肚子~。
1.胚胎。指事物之始。
1.指墳堆。壞,抔。
1.崩毀。
1.衰敗。
1.由于身體內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疾病。癥狀是全身軟弱無力,肌肉和關節疼痛,齒齦腫脹出血等。也叫維生素c缺乏癥。
1.猶言坍塌。
1.見"坯冶"。
1.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種正色和五種間色,故僧衣皆以壞色染成,因名壞衣。
會計上指確定無法收回的賬。
1.頑癥,重病。證,通"癥"。
1.解散朋黨。
2.指離心離德。
1.猶廢址。
1.猶壞人,壞蛋。
2.猶謬種。多指荒謬錯誤的言論。
1.錯字。多指書籍抄寫或刊刻時因筆畫脫略而造成的誤字。
1.歪斜地坐著。
1.歡悅喜愛。
1.形容活潑﹑歡樂之極。
1.喜悅。
1.見"歡忻鼓舞"。
1.謂筆姿老到而墨韻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