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馳”。亦作“駞”。
2.
脊背彎曲如駝峰。
1.出自《題四時宮人圖》詩一女淺步腰半駝,小扇輕撲花間蛾。
2.出自《普天樂·嘲湯舜民戲妓》曲覷了你腰駝背曲,說甚么撒正龐甜。
3.出自《晚晴集·空巢》我看他不但背駝得很厲害,眼泡也有點浮腫了。
3.
通“馱”。背負;馱負。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橐駝
2.出自《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駝,十千美酒《渭城》歌。
3.出自《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和尚自駝上搭連禪杖,別了自去。
4.出自《故事新編·補天》給我駝到平穩點的地方去罷。
4.
引申為負債,欠帳。
1.出自《客座贅語·辨訛》今無錢而買人物,徐酬其直者,曰駝。
5.
通“坨”。成塊的東西。
1.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廣東下》視鉛駝大小作一淺灰窠,置鉛駝於灰窠內。
6.
方言。取物。
1.出自《俗呼小錄》凡取物,吳下曰擔,江陰曰拿,丹陽等處曰捉,寧波、浙東曰駝。
7.
量詞。相當于坨、塊。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寶慶三年》時諸將多掠子女財帛,耶律楚材獨取書數部,大黃兩駝而已。
2.出自《大波》這件汗褂,我硬是破著氣力在洗,搓了又刷,刷了又搓。你沒看見,退油丹都使了兩駝。
8.
駱駝。
1.出自《后漢書·耿恭傳》建初元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獲生口三千余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
2.出自《晉書·索靖傳》〔索靖〕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3.出自《和劉孝叔會虎丘》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
4.出自《感事》詩竟有危巢燕,應憐故國駝。
5.出自《故事新編·奔月》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余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
6.出自《周書·鄯善傳》風之欲至,唯老駝知之,即鳴而聚立,埋其口鼻於沙中。
1.惠施﹑莊周的并稱。
1.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1.用有畫紋的繒帛作鑲邊。《周禮.春官.司幾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加莞席紛純。"鄭玄注"繢,畫文也。"賈公彥疏"畫于繒帛之上,與席為緣也。"一說,古人謂赤為繢,以赤色之組為緣。見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周禮》"繢純"。
1.即繪畫。
1.《周禮》官名。掌畫繪之事。
1.有畫紋的帽帶。
1.繪畫之事。
1.語本《論語.八佾》"繪事后素。"謂先有白色底子,而后施以五彩◇遂以"繢素"喻修飾。
1.彩色的毛織物。
1.華麗的文采。
1.有畫紋的絲帶。古代用作車馬的裝飾。
1.鳥飛聲。
2.多;眾多。
1.毀壞。
2.頹敗。
3.詆毀失敗者。
4.因遭誣謗而身敗。
1.破敗虧竭。
1.毀損剝蝕。
1.敗壞澆薄。
2.詆毀鄙薄。
3.瘦弱。
1.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1.見"毀不滅性"。
1.拆除﹑改建。
1.毀謗中傷。
1.喻王室崩潰覆滅。
1.廢棄車馬。喻歸隱意志堅決。
1.撤除﹐毀掉。
1.毀齒。
1.詆毀丑化。
1.斥責諷刺。
1.因哀傷而憔悴。
2.因居喪過哀而憔悴。
1.謂直諫君主之過。
2.指居喪過哀而憔悴。
3.泛指因勞苦而憔悴。
1.打罵。
2.指熔毀舊首飾﹐重新打造。
1.毀壞一空。
1.詆毀﹐誹謗。
1.污點﹐過失。
1.誣蔑誹謗。
1.誹謗非議。
1.詆毀。
1.因居喪過哀而致精神委頓。
2.破敗﹐倒坍。
1.詆毀。
1.譴責懲罰。
1.比喻拋棄立身行事準則﹐曲意投合別人。
1.黜退。
2.毀棄﹐廢棄。
1.降低官服等級表示自責。
2.謂除去官服改為常裝。
1.毀謗離間。
1.燒毀。
1.猶毀病。
1.亦作"毀?"。亦作"毀眥"。亦作"毀胔"。
2.因居喪過哀而極度瘦弱。
1.見"毀家紓難"。
1.熄滅。
1.毀棄戒律。
1.毀壞﹐斷絕。
1.謂故作軍容疲弱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