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戳;扎;刺。
2.
動詞
碰;觸動。
3.
動詞
戳穿;揭露。
1.
引;招引。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五名五恭》重柔之兵,則噪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則??之,不出則回之。
2.出自《紅旗譜》逃兵們打保定捅來了一個團,架上大炮,要火洗鎖井鎮(zhèn)。
2.
推拒;推送。
1.出自《紫簫記·詔歸》虧殺他捅輕狂、推薄幸,嗔阿母、罵檀郎,玉梅花下惡咨嗟。
2.出自《人民文學(xué)》任評看見煎餅……看看別人都疊成疊,夾上蔥,卷成個大喇叭往嘴里送,他才模仿著,卷好蔥捅到嘴上。
3.
刺戳;撞擊。
1.出自《鐵道游擊隊》他只要你多挖炭,可不管你的死活,一不小心,輕則皮鞭抽,重則刺刀捅。
2.出自《戰(zhàn)斗英雄故事選·為了新中國,沖啊——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一塊地被捅開了。
4.
碰;觸動。
1.出自《晚晴集·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爸爸笑著用冰涼的手指捅了我的臉一下。
2.出自《秀露集·畫的夢》你如果去捅一下賣畫人的屁股,他就會給你拿出一種叫做“手卷”的秘畫。
5.
公開;揭露。
1.出自《漫長的一天》姚再洪有錯誤,應(yīng)在黨內(nèi)批評教育,不要捅到群眾中去。
2.出自《敵后武工隊》幾句話就把敵人的詭計捅破了。
1.平庸低劣。
1.普通孩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著名戰(zhàn)役。1916年,德軍進攻法國東北部的最大要塞凡爾登,想從中央一舉突破法軍防線,法軍頑強防守,粉碎了德軍的計劃。此役雙方損失約一百萬人。從此,凡爾登”成為堅固堡壘的代名詞。
一種平紋單色毛織品,常用線做經(jīng)、紗做緯織成,質(zhì)地薄而挺括,適宜于做夏季服裝。[英valetin]
法國封建時代帝王的王宮。在巴黎市西南凡爾賽市。原為法國國王的獵莊,16世紀改為行宮,17世紀下半葉經(jīng)改建和擴建,至18世紀形成現(xiàn)存規(guī)模。占地111萬平方米。由宮前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組成。形體對稱,軸線東西向。其宏大氣派和奢侈華麗,曾為當(dāng)時歐洲王室所模仿。1837年起辟為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1919年,《凡爾賽和約》簽訂于此。
1919年6月在巴黎和會上由英、法、美、意、日等戰(zhàn)勝國同戰(zhàn)敗國德國簽訂的結(jié)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條約。規(guī)定德國把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其殖民地以委任統(tǒng)治”的形式由英、法、日三國瓜分,支付巨額賠款,限制軍備⊥約無理決定將戰(zhàn)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quán)轉(zhuǎn)交給日本,引發(fā)了中國的五四運動。
1.平常的費用。
凡人~俗子。
1.人世間的俗人。
1.指庸俗的歌曲。
1.平凡的品格。指平凡的人。
1.凡丹。對"仙丹"而言。指外丹。
1.凡人或指凡人的軀體﹑氣質(zhì)。
1.平庸鄙陋。
1.世俗人的情感欲望。
1.共計多少。
1.世間;人間。
1.猶如今,當(dāng)今。
1.平庸而不新奇。
1.凡俗之人;俗客。
1.凡庸人之口。
1.比喻人世間的眾生。
1.平庸糊涂。
1.平凡的一類人或事物。
1.猶庸俗。
1.平庸官吏。
2.一般差役。
書前關(guān)于本書體例的說明。
1.一般官吏。
1.平庸低劣。
1.普通的魚類。
1.平凡之人;庸俗之輩。
1.塵世的樊籠。
1.平庸淺陋;平凡陋劣。
2.指平庸淺陋的人。
1.庸碌無能。
1.世俗伴侶。
1.人世倫常;普通倫常。
2.平庸之輩。
1.猶凡民。
1.普通百姓;一般民眾。
1.庸常之母。指不愛丈夫前妻之子的繼母。
1.平凡的花木。
1.薜荔的別名。
1.大要與細目。
2.猶俗眼。
1.才智平庸,言語遲鈍。
比喻庸才。語出《世說新┯鎩ぜ虬痢鳳康與呂安交好。一次,呂安訪嵇康,康不在。嵇康之兄嵇喜請呂安進門,呂安不入,在門上題”字而離去。鳳”字拆開就是凡鳥”,以此諷刺嵇喜。
1.庸人與佞人。
1.謂平庸之輩;普通人才。
1.猶聒噪。吵鬧;喧嚷。
1.刮掃清除。
1.耳光;耳刮子。
1.即菰米。古六谷之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