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皮革制成的腰帶。
1.
皮革腰帶的帶身。
1.出自《中華古今注·文武品階腰帶》蓋古革帶也。自三代已來,降至秦漢,皆庶人服之,而貴賤通以銅為銙,以韋為鞓。
2.出自《夢溪筆談·雜志一》船中有三十余人,衣冠如唐人,系紅鞓角帶,短皂布衫。
3.出自《明史·耿炳文傳》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龍鳳飾,玉帶用紅鞓,僭妄不道。
2.
皮制腰帶。
1.出自《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伊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脛細摧新履,腰羸減舊鞓。
2.出自《兒女英雄傳》足登朱絲履,腰系白玉鞓。
3.
泛指帶子。
1.出自《節孝記》紅塵夢從此斬青萍,玄猿性早以銷黃鞓。
2.出自《牡丹亭·遇母》不載香草穩,趿的鞋鞓斷。
4.
謂人或物體的桿狀部分。
1.出自《猿聽經》我將他香棹輕推椅鞓搖。
2.出自《猿聽經》我這里心驚顫,心驚顫,腿鞓搖。
①千年時間。形容時間很長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千秋萬古無消息。②對別人生日的敬詞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③對人死的委婉說法太后千秋之后,王棄國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賤于布衣。
1.舊時用以遮蓋尸體的布幡。
1.猶千秋鏡。
1.歷史的鏡子。謂世世代代可供借鑒的事物。
1.皇后﹑太子誕辰的敬辭。
1.詞牌名。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宋王安石有《千秋歲引》詞。亦稱"千秋萬歲"。宋李冠有《千秋萬歲》詞,較"千秋歲引"多二襯字。參閱《詞譜》。
1.猶言千秋萬代,形容歲月長久。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2.祝長壽之辭。
3.婉言帝王之死。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5.見"千秋歲引"。
1.即千叟宴。
1.謂眾人眼下。
1.陵園名。
1.指舊時堆積大量人尸的土坑。
1.一種似蟹﹑殼甚堅的甲殼動物。
1.謂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1.石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劍池旁。相傳南朝梁高僧生公說法于此。
1.被眾人指責。
1.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1.眾多人一個臉譜。多用以譏諷文藝創作上的雷同。
1.日本人的一種迷信品,在一塊布上由一千個女人每人各縫一針,贈給出征的人,以保平安。
1.指千人石。
1.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
1.千日酒之省稱。
1.見"千日斫柴一日燒"。
1.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開球狀花,苞片常呈紫紅色,經久不變,故名。
1.酒名。古代傳說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飲后醉千日。
1.指美酒。
1.劉玄石好飲酒,求飲"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用以為暢飲之典。
1.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燒"。
2.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
3.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
1.同"千巖萬壑"。
1.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1.謂二萬五千家。
1.猶言生生世世。
1.世世代代,永久。
1.謂歷盡艱險。
1.石,容量單位。秦漢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少計算,從二千石遞減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員品級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1.千家,千戶。
1.指地方官吏。
1.見"千手千眼觀音"。
1.佛教謂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為化度眾生而變現種種形相。"千手千眼"乃主要形相之一,以示無苦不見,無難不救。寺廟中多見之。語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愿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1.猶千年。形容年代久遠。
1.見"千山萬水"。
1.形容反復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1.猶千思萬慮。
1.謂必死無疑。
1.千年。
1.四千匹馬,言馬多。
2.猶千乘。
1.清帝康熙乾隆等為籠絡臣民而舉行的大型酒宴。赴宴者均為老人,故稱。
1.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后以"千歲鶴歸"指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1.葛藟的別名。
1.千年結出的果實。形容果實的美好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