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松樹,常綠或落葉喬木,很少為灌木,樹皮多為鱗片狀,葉子較扁平,單性花,雌雄同株,果實為球形、卵圓形或圓錐形,呈木質鱗片狀,木材和樹脂都可利用,有馬尾松、油松等多個品種。
2.
形容詞
酥松;不堅實。
3.
動詞
解開;放開(跟“緊”相對)。
4.
形容詞
寬緩;不緊張(跟“緊”相對)。
5.
名詞
用魚、蝦、瘦肉等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的食品。
6.
形容詞
經濟寬裕。
7.
形容詞
稀散;不緊密(跟“緊”相對)。
8.
名詞
(Sōng)姓。
1.
“庺”的今字。亦作“枀”。亦作“枩”。亦作“柗”。“梥”的今字。
2.
堅貞的象征。參見“松心”。
1.出自《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詩舊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2.出自《退居》詩鶴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門館怯趨攀。
3.
長壽的象征。
1.出自《文匯報》彥周兄真是一棵長青樹、不老松!
2.出自如:壽比南山不老松;松鶴延年圖。
4.
姓。隋有松赟。見《通志·氏族五》。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松氏,見姓苑。隋有松贇,名士也。望出東莞。
5.
發亂貌。
1.出自《晝寢》詩煩襟乍觸冰壺冷,倦枕徐敧寶髻松。
2.出自《風流子·和楚客維揚燈節》詞香塵路,云松鸞髻鬌,月襯馬蹄驕。
3.出自《死水微瀾》郝達三忽瞥見有三個少年,頭上都打的圍辮,梳的松三把,穿得花花綠綠的一身,滿臉流痞氣。
6.
疏松;松散。
1.出自《宮詞》蜂須蟬翅薄松松,浮動搔頭似有風。
2.出自《春晚出游》詩風急名花紛降雪,土松香草出瑤簪。
3.出自《客座贅語·珍物》﹝姚坊門棗﹞味甘於蜜,實脆而松,墮地輒碎。
4.出自《野草·求乞者》我順著剝落的高墻走路,踏著松的灰土。
7.
輕松。
1.出自《子夜》他們把資本運用到交易所公債市場,一天工夫賺進十萬八千,真是稀松平常。
2.出自《春潮急》看見一大群干部走進院子,老漢心頭非常高興,一高興就松了一小半。
8.
解開;放開。
1.出自《水滸傳》當時宋江和燕順下了馬,入酒店里來;叫孩兒們松了馬肚帶,都入酒店里坐。
2.出自《后水滸傳》毛松處,這馬舉蹄前走,那官人便立地生情,忙將手中一根八寶鑲嵌珊鞭輕輕墜落下地。
3.出自《春》她勉強看了兩三頁書,但是眼皮漸漸地變得沉重起來,她不知不覺地把手一松,不久就沉沉地睡去了。
9.
軟弱無用。
1.出自《南柯記·啟寇》有這等一個松駙馬。
2.出自《狠透鐵》王以信的女人甚至剛剛和他打過冷淡的招呼,就指著孩子罵:“看你那松樣子!也不尿泡尿照照自己能成啥事,把人家害得喲!”
10.
用魚、蝦、瘦肉等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的食品。
1.出自《清稗類鈔·飲食·肉松》肉松者,炒豬肉使成末也。以肩肉為佳,切長方塊,加醬油、酒,紅燒至爛,加白糖收鹵,檢去肥肉,略加水,以小火熬至極爛,鹵汁全入肉內,用箸攪勻成絲,旋攪旋熬,至極干無鹵時,再分數鍋,用文火,以鍋鏟揉炒,焙至干脆即成。
2.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魚松》碎切魚肉為屑,炒之,曰魚松。其法與制肉松相仿。
11.
木名。松科植物的總稱。常綠或落葉喬木,少數為灌木。樹皮多為鱗片狀,葉子針形,球果。材用很廣,種子可食用、榨油,松脂可提取松香、松節油。
1.出自《書·禹貢》厥貢鹽黹,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
2.出自《歸去來兮辭》三逕就荒,松菊猶存。
3.出自《雨中嵐山·日本京都》詩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
1.邪術﹐邪道。
1.自我培植。
1.私人的見解。
1.私自地;暗暗地。
1.私自探望。
1.指非夫妻關系的男女所孕的胎兒。
1.舊稱君主的私有財物。
1.乘人不備而逃跑。
1.個人的邪惡念頭。
1.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畝﹐八家各分配百畝﹐稱為"私田"。
2.私人所有的田地。
1.私自填寫。
1.私人的祖廟。
1.謂販賣私鹽。
1.私下津貼。
1.懷著私心聽人說話。
1.私家。
①指通奸。②私下交往、勾結蕃王不宜私通賓客|定了個私通敵國之罪。
1.家童。
1.猶家臣。
1.猶家臣。
1.個人的悲傷。
1.個人的打算。
1.私家的奴仆。
1.指個人所有的土地或封地。
1.私自占有;私下侵吞。
1.見"私橐"。
1.亦作"私槖"。
2.私人的錢袋。亦借指私人的錢財。
1.私下愿望。
1.個人的威勢。
1.猶讒言。
1.為個人利益所行之事。
1.私自違背。
1.本家傳承的文字。
1.私下請問或詢問。
1.私娼。
1.偏愛我。
1.私事。與公務相對。
1.秘密學習。
1.為私事所系。
1.私人的嫌隙。
①背著人;不公開私下約定|私下里哭了好一陣。②私自;不經過同意私下把信封拆了。
1.見"私下"。
1.謂休假閑居。
1.私人間的嫌隙;個人間的不和。
1.私人生活費的馀剩。
1.指暗地里的互相授受。
1.猶偏私。
1.舊時私販食鹽的人。
1.偏私邪曲。
1.謂男女間非明媒正娶而發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