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詞
〈書〉代指示代詞。這;此;這個;這里。
2.
連詞
〈書〉文言連詞。于是;這就
3.
名詞
(Sī)姓。
1.
析,劈開。
1.出自《詩·陳風·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2.
分;分開。
1.出自《莊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于無倫,大至於不可圍。
2.出自《水經注·沂水》水出鹿嶺山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諸葛泉源,斯奔亂流,逕城陽之盧縣。
3.
裂;扯開。
1.出自《廣雅·釋詁二》斯,裂也。
2.出自《農桑輯要》至三眠后,桑葉但以手斯破,不必刀切,鋪葉更厚。
4.
離開;距離。
1.出自《列子·黃帝》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
5.
白色。
1.出自《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6.
廝。卑賤。
1.出自《后漢書·左雄傳》鄉官部吏,職斯祿薄。
7.
指仆役。參見“斯役”、“斯養”。
1.出自《左傳·哀公二年》人臣隸圉免
2.出自《潛夫論·敘錄》未嘗服斯役,無所效其勛。
3.出自《鹽鐵論·殊路》故事人加則為宗廟器,否則斯養之釁才。
4.出自《古文苑·王粲〈為劉表與袁尚書〉》戎馬斯養,罄無不宜。
8.
廝?;ハ?。參見“斯擡斯敬”、“斯纏”。
1.出自《金瓶梅詞話》伯爵,你這狗材,專一歪斯纏人。
2.出自《紅樓夢》那都是那幾年寳二爺和姑娘小時,一時好了,一時惱了,鬧出來的笑話兒。要像如今這樣斯抬斯敬的,那裏能把這些東西白遭塌了呢?
9.
見“斯須”。須臾;片刻。
1.出自《論衡·效力》故望見驥足,不異于眾馬之蹄,躡平陸而馳騁,千里之跡,斯須可見。
2.出自《哀王孫》詩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3.出自《梧桐葉》你與我起青蘋一陣陣吹將去,到天涯只在斯須。
10.
為,是。
1.出自《詩·小雅·采薇》彼爾維何?惟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11.
指示代詞。此。
1.出自《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
2.出自《論衡·譴告》由斯言之,譴告之言,疑乎?
3.出自《文心雕龍·時序》誠哉斯談,可為嘆息。
4.出自《紅樓夢》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
5.出自《北京人》這房子是先人的產業……我們食于斯,居于斯。
12.
副詞。皆;盡。
1.出自《書·金縢》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2.出自《呂氏春秋·報更》宣孟曰:“斯食之,吾更與女。”乃復賜之脯二束與錢百。
3.出自《漢書·敘傳下》罪人斯得,邦家和同。
13.
連詞。猶則;乃。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2.出自《與少至李拾遺書》拾遺公不疾起,與天下之士君子樂成而享之,斯無時矣。
3.出自《外論一》其來寇也,斯與之戰;其來服也,斯與之接。
4.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使其無是,斯增欷爾。
14.
助詞。猶耳、然。
1.出自《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2.出自《禮記·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3.出自《論語·鄉黨》色斯舉矣,翔而后集。
15.
助詞。猶之、的。
1.出自《詩·周南·螽斯》螽斯羽,振振兮。
16.
助詞。猶是。用于賓語提前的倒裝句。
1.出自《詩·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2.出自《詩·大雅·公劉》篤公劉,于豳斯館。
17.
助詞。詩歌中襯字,無實際意義,亦無語法作用。
1.出自《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2.出自《詩·大雅·思齊》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18.
語氣詞。用于句末。
1.出自《詩·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2.出自《洛神賦》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
3.出自《聊齋志異·羅剎海市》我何人斯,而能永好?
19.
姓。三國吳有剡縣吏斯從。見《三國志·吳志·賀齊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斯氏,姓苑云:吳人。吳志:剡縣吏斯從,望出東陽與勃海。南齊書東陽郡有斯氏。
1.謂形貌粗野丑陋。
2.指形質丑惡者。
1.猶錄鬼簿。
1.舊指貴州。
1.鬼神暗中誅戮。
1.唐宋時分布在云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烏蠻及兩爨部落首領的稱號。
1.迷信者稱流注,即流竄無定隨處可生的多發性深部膿瘍。
1.同"鬼哭神號"。
對侵略我國的外國人的憎稱。
1.方言。菊芋的別名。
1.佛教神名。梵名訶梨帝南,義譯為歡喜。晉末涼譯為鬼子母。王舍城娑多藥叉之女,既嫁,生五百兒。發惡愿欲盡食王舍城中他家之小兒。經佛度化﹐轉為保護小兒之神。
1.詈詞。
1.猶鬼謀。
1.鬼兵中之士卒。
2.漢張魯五斗米道初級道徒的稱謂。
1.舊時泛指邊遠地區少數民族。
1.謂人說話虛妄不實。亦指說話虛妄不實的人。
1.猶鬼工。
1.祭山。
1.同"庪縣"。
1.在日晷儀上投射的日影長短的度數。一年之內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內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據晷度變化測定時序時間,定一年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同時認為晷度變化與人事變化相應,與吉兇休咎相聯系。
1.猶片刻。
1.亦作"晷影"。
2.晷表之投影;日影。
3.日晷儀。
4.指時間;光陰。
1.晷與漏。古代測時的儀器。
2.頃刻;片刻。
3.指時刻,時間。
1.圭表上投射的日影。
2.指日月星。
1.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
1.見"晷景"。
1.指太陽運行。
1.日影偏西。謂天晩。
1.即晷表。
1.通流大川。亦泛指流水。
1.詭辯。
1.謂二簋之食。
1.簋與簠。盛黍稷的祭器。
2.借指禮儀。
1.指盛在簋內的黍稷。
1.亦作"簋飱"。
2.盛在簋內的熟食。
3.謂一簋熟食。
1.見"簋飧"。
1.蟲名。即蜉蝣。
1.謂劊子手之輩。
1.執行死刑的人。
①舊時執行死刑的人。②比喻屠殺人民的人。
1.觸目,刺眼。
1.猶言嘔心瀝血。
1.謂雕琢。
1.見"劌鉥心腑"。
1.挑剔,剔出。
1.見"劌目怵心"。
1.形容費盡心思,刻意為之。
1.見"劌心刳肺"。
1.同"劌鉥心腑"。
1.唐宋都市中代客保管金銀財物的商鋪。宋時許多柜坊已成為游手無賴之徒銷熔銅錢﹑進行賭博非法行為的場所。
1.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