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恐懼。
1.出自《墨子·七患》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
2.出自《述祖德詩》萬邦咸震懾,橫流賴君子。
3.出自《謝高輦先輩寄新唱和集》詩洛甫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4.出自《五岳游草·華游記》余仰不見撞頂,內懾而不言,恐阻伻輩也。
5.出自《非洲夜會·奴隸和奴隸海岸》侵略者懾于人民的威勢,既不敢殺掉他,又害怕他在群眾中的影響,終于把他放逐到塞舌耳群島去了。
2.
喪氣。
1.出自《禮記·曲禮上》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2.出自《管子·戒》身在草茅之中而無懾意,南面聽天下而無驕色。
3.出自《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且舉詩禪問答以困之,潘氣略不懾,應對如流。
4.出自《書圖欽寶事》時布政使王廷贊率民兵固守,誅馬明生於堞下,賊氣懾。
3.
威懾;使屈服。
1.出自《淮南子·泛論》威動天地,聲懾海內。
2.出自《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下韝驚燕雀,當道懾狐貍。
3.出自《對山余墨·某公子》見燭光下,髯客高坐,目懾公子。
4.
悲戚。
1.出自《荀子·禮論》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懾傷生。
2.出自《新書·容經》喪紀之容,怮然懾然若不還。
5.
方言。指瞪著眼睛。
1.出自《播火記》兩個老頭懾著眼睛,像老鼠見了貓兒,不敢說什么。
2.出自《播火記》推車人在夜暗里懾起眼睛看了看。
6.
通“摺”。折,折斷。參見“懾剉”。
1.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師子乃先懾項骨,后拗脊跟,未容咀嚼,形骸粉碎。
1.畏怯,害怕。
1.恐懼。
2.威脅懾伏。
1.猶恐懼。
1.亦作"恐竦"。
2.惶遽不安。
1.害怕得發抖。
1.見"恐悚"。
1.戒懼。
1.畏懼。
2.猶恐怕。副詞。表示估計或擔心。
1.恐嚇威脅。
1.亦作"恐愒"。亦作"恐喝"。亦作"恐曷"。
2.恫嚇威脅。
1.懾于權勢而巴結奉承。
1.恐懼。
1.驚恐。
1.控制。
2.難為;折磨,磨難。
3.猶控摶。
1.見"控摶"。
1.請求辭免。
1.縈帶。
1.亦作"控?"。
2.控制。
控制社會集團購買~指標 ㄧ~商品。
也稱持股公司”或股權公司”。通過收買其他公司的股票或投資入股以控制其發展的公司。有純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兩種形式,前者只從事股票控制,后者還經營其他業務。因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數量大,持有人分散,控股公司一般只需掌握20%~30%,甚至5%~10%的股票,就可控制該公司的發展。
1.見"控鶴"。
1.駕馭。
1.伸出拳頭。
1.傳說戰國時趙人琴高,入涿水取龍子,與諸弟子相約,當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鯉而出。見漢劉向《列仙傳.琴高》◇因以"控鯉"指得道成仙。
1.猶聯絡。
1.憑臨,登臨。
1.帶領。
1.引名以求實。
1.猶控制。
1.猶扼守。
1.喻行文流暢自如。語本《詩.鄭風.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向有關機關或公眾陳述受害經過,請求對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輿論的制裁~大會 ㄧ~舊社會。
1.見"控訴"。
1.刻印書籍。
1.刊刻印刷。
1.刻印張貼。
指報紙、刊物上標出名稱、期數等項目的地方~題字ㄧ~設計。
1.科舉時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場闈墨》之類,總稱為刊文◇指《會考升學指導》一類書籍。
1.訂正訛誤。亦有以"刊誤"為書名者。如《新唐書.藝文志三》載有李涪《刊誤》二卷,《宋史.藝文志一》載有劉攽《漢書刊誤》四卷。
2.刻印造成的文字訛誤。
1.削除。
1.修改校正。
1.謂印象深刻,令人難忘。
出版發行(書報)此書年內將~問世。
1.修正。
1.刪削。
在報紙刊物上登載報紙上~了許多有關技術革新的文章。
1.謂摘取。
1.刪去告發人姓名的捕人文書。
1.猶校正。
1.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