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數量小(跟“多”相對)。
2.
動詞
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
3.
動詞
丟失;遺失。
4.
動詞
虧欠。
5.
副詞
副詞,短暫地。
6.
副詞
別;不要(多用于命令或祈使)。
1.
數量小;少量;不多。
1.出自《詩·邶風·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2.出自《鹽鐵論·備胡》少發則不足以更適,多發則民不堪其役。
3.出自《南史·梁昭明太子統傳》武帝年垂強仕,方有冢嗣……少日而建鄴平,識者知天命所集。
4.出自《唐語林·補遺》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食乎?
5.出自《洗兵行》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2.
少數人。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2.出自《韓非子·難一》文公問以少遇眾。
3.
缺少。
1.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周勃重厚少文。
2.出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出自《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爸爸十歲左右時,家中就為他請了個武術教師同老塾師,學習作將軍所不可少的技術與學識。
4.
無,沒有。
1.出自《論衡·定賢》子在朕前時,輻湊并至,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5.
輕視;鄙視。
1.出自《戰國策·趙策三》君安能少趙人而令趙人多君?
2.出自《史記·蘇秦列傳》顯王左右素知秦,皆少之。
3.出自《諫論上》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
4.出自《明史·文苑傳二·陸深》﹝陸深﹞頗倨傲,人以此少之。
5.出自《堅瓠秘集·福地不易得》聞為考官時,通關節,得賄甚多,鄉評以此少之。
6.
欠。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短命冤家薄情煞,兀的不枉教人害,少負你前生眼兒債。
2.出自《哨遍·高祖還鄉》套曲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
7.
丟失。
1.出自《紅樓夢》平兒帶鐲子時卻少了一個,前后左右亂找了一番,蹤跡全無。
2.出自如:屋里少了東西。
8.
稍;略。
1.出自《莊子·徐無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游於六合之外。
2.出自《漢書·賈山傳》臣不敢以久遠諭,愿借秦以為諭,唯陛下少加意焉。
3.出自《夜行船》詞莫把鴛鴦驚飛去,要歌時少低檀板。
4.出自《書信集·致蔣抑卮》此亦非樂鄉,不過距校較近,少免奔波而已。
9.
少頃;短暫。
1.出自《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
10.
猶別;勿。
1.出自《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白描”卻并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2.出自《老定額》和我接近的同志們常勸我在寫人物時候,少給人物起外號。
1.練習本,草稿本。
1.闡明,闡發。
1.講唱。演釋唱誦。
2.謂表演戲曲﹑歌曲。
1.詳細陳述。
1.猶促成。
2.形成。
1.謂世代繼承。
1.演變而出,演變而來。
2.偷偷地出行。
3.表演。
1.也稱"臺本"。專指經過導演處理而作為舞臺演出底本的劇本。
1.演說詞。
1.演詞。
1.謂繼承推廣。
1.演變進展。
1.宣講教義。
2.謂傳布教義的方式。
1.講解佛經。
1.演說的稿子。
1.起草詔令。
演變星體的演化|生物的演化。
1.蒙騙,迷惑。
1.推算紀元。
1.表演的技巧。
1.演變發展。
1.講解佛經。
1.演戲。
2.演出的劇目。
1.清時新登仕籍者在引見前一天須赴吏部演習引見時的禮節,稱為演禮。
1.施展謀略。
1.謂起草誥命。
1.戰國宋城門名。
1.猶演略。
1.分支;分流。
1.占卜的一種。以星﹑禽推測人的祿命吉兇。其書有《演禽通纂》﹑《演禽圖訣》等。
1.方言。勾搭,引誘。
2.方言。指男女間對對方有意。
1.以評書﹑小說等形式講述史事。宋周密《武林舊事.諸色伎藝人》有"演史"。
1.利用實驗或實物﹑圖表把事物的過程顯示出來,讓人認識或理解。
1.演習試驗。
1.闡述,解釋。
1.表演敘述。
2.講述。
①根據原意論述解說演說佛經|皆為一一演說,咸究其根本。②面向聽眾發表意見,說明事理競選演說|就職演說|練習演說。
1.誦讀。
1.按照一定的原理或公式計算。
1.舞臺。
1.演變。
1.練習武藝。
1.練武的場所。
1.練武場的廳堂。
1.表演戲劇。
1.發抒感懷。
1.猶實行。
1.猶演漾。
1.綿延,廣遠。
1.陳述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