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恥辱;失掉尊嚴和榮譽(跟“榮”相對)。
2.
動詞
使受恥辱;侮辱。
3.
動詞
玷辱。
4.
副詞
〈書〉謙辭,表示承蒙。
1.
恥辱。
1.出自《易·系辭上》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2.出自《荀子·仲尼》任重則必廢,擅寵則必辱。
3.出自《生金閣》不如只守著農莊世業,倒也無榮無辱。
2.
污濁;混濁。
1.出自《老子》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2.出自《儀禮·士昏禮》今吾子辱,請吾子之就宮,某將走見。
3.出自《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蔬釋??而享膏粱。
3.
委屈。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年》以晉國之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4.
勞駕;降臨。
1.出自《左傳·昭公二年》晉少姜卒。公如晉,及河。晉侯使士文伯來辭曰:“非伉儷也。請君無辱。”
2.出自《史記·汲鄭列傳》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3.出自《說苑·正諫》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4.出自《送劉真叟赴廣東憲幕詩》然余觀劉君以粹德實學、長才修名,政恐區區一掾,不足以辱劉君。
5.
玷辱;辜負。
1.出自《論語·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2.出自《史記·蒙恬列傳》自知必死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3.出自《縣內水亭晨興聽訟》詩磨鉛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4.出自《明史紀事本末·甲申殉難》〔周鳳翔〕歸寓,遺書訣父,有曰:“男今日幸不虧辱此身,貽兩大人羞。”
6.
侮辱。
1.出自《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2.出自《隋唐嘉話》文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3.出自《與王介甫書》或詬罵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
7.
受恥辱。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恥之。
2.出自《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3.出自《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君以再不得意於守令,恨曰:“義不可更辱,又奚為於京師間!”
8.
違逆。參見“辱舉”。
1.出自《管子·侈靡》緣地之利,承從天之指,辱舉其死。
9.
過失。
1.出自《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辭於二子曰:“……大夫無辱,其復職位。”
2.出自《左傳·定公三年》唐侯曰:“寡人之過也,二三子無辱。”皆賞之。
10.
謙辭。猶承蒙。
1.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2.出自《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
3.出自《古鏡記》鸚鵡曰:“辱公厚賜,豈敢忘德。”
11.
通“溽”。濕潤。
1.出自《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1.亦作"寒缸"。
2.寒燈。唐劉長卿有《寒鈍》詩。
1.寒冷的房屋。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1.冷氣。
1.北風;寒冷的風。
2.亦稱"寒風子"。古代傳說中人名。以善相馬稱。
1.指因受寒凍而攣縮的皮膚。
1.貧寒的婦女。
1.見"寒鈍"。
1.鳥名。即鹹鵒,俗稱八哥。
1.寒夜的更點。
2.借指寒夜。
1.指貧寒的人。
2.死物之體;尸骨。
使人感覺寒冷或害怕的光(多形容刀劍等反射的光)刺刀閃著~丨眼睛射出兩道兇狠的~。
1.又名"鹖鴠"。動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巖穴中。睡時倒懸其體。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1.嚴冬河川枯竭。
1.指硯臺。
1.寒雁。
1.方言。畏懼,害怕。
1.嚴寒凍結;極寒。
1.亦作"寒華"。
2.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1.見"寒花"。
1.謂寒族之出仕者。出身于寒門的官吏。
1.猶死灰。物質完全燃燒后留剩的灰燼。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
4.謙辭。謂己無用。
5.指葭灰。古人燒葦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節候。某一節候至,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
1.冷的火。喻不可能有之事。
2.冬天的燈火。
3.古人稱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燒的光。
1.亦作"寒饑"。
2.寒冷和饑餓。
1.指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
1.猶恐懼。
1.寒微的家庭。
2.謙稱自己的家庭。
1.貧寒。
2.謂寒酸儉嗇,不體面。
3.泛指儉樸。
4.形容詩文等淺露﹑單薄。
1.微賤。謂門第卑下。
2.猶下賤。不嚴肅,不莊重。
3.古代方言。謙稱己身。
1.陰冷的山澗。
1.稱秋冬季節的江河水面。
古書上說的一種蟬。
1.指秋天的菰草。
1.指秋天的膠。膠喜干惡濕,秋季弓黏結牢固,雖折而膠不解,故以"寒膠"喻指勁弓。
1.號角。因于寒夜吹奏,或聲音凄厲使人戒懼,故稱。
1.灰燼。
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動打~。
1.指冬天的陽光。
1.局促狹小。
2.猶寒酸,不體面。
1.貧寒人的住所。因亦以謙稱自己的住所。
1.菊花。因開于深秋,故稱。
1.猶恐懼。
1.亦作"寒寠"。
2.貧寒。
3.指貧寒之人。
1.寒俊。
1.中醫病名。因陽虛陰盛而引起。癥見四肢厥冷,嚴重的至于昏迷失去知覺。
1.寒俊。晉王隱《晉書》有《寒儁傳》。
1.指冬天樹木或樹干。
1.受凍者,貧寒之人。
2.臘梅的異名。
貧窮困苦家境~。
1.嚴寒。
1.寒涼湍急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