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等,輩。
2.
名詞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
3.
名詞
周朝諸侯國名,在今山東西南部。
4.
名詞
(Cáo)姓。
1.
亦作“曺”。
2.
對;雙;組。
1.出自《楚辭·招魂》分曹并進,遒相迫些。
2.出自《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
3.出自《新唐書·田弘正傳》弘正幼孤,事融甚謹,軍中嘗分曹習射,弘正注矢聯中。
4.出自《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分曹日課功,嚴若巡執撲。
3.
成群;群集。
1.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
2.出自《催宗文樹雞柵》詩織籠曹其內,令入不得擲。
4.
等輩;儕類;同類。
1.出自《呂氏春秋·知度》枉辟邪撓之人退矣,貪得偽詐之曹遠矣。
2.出自《后漢書·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
3.出自《東丘老人》詩其言與人亦如此,老人無乃斯人曹。
4.出自《淞隱漫錄·華璘姑》伯兄字子瑜,每試文,輒冠其曹。
5.出自《〈說文〉略說》是諸字者,亦此曹意中之會意字也。
5.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
1.出自《墨子·號令》吏卒侍大門中者曹無過二人。
2.出自《論衡·程材》說一經之生,治一曹之事,旬月能之。
3.出自《新唐書·郭子儀傳》洛陽自大盜以來,焚埃略盡,百曹榛荒,寰服不滿千戶,井邑如墟,豺狼群嗥。
4.出自《嘯亭雜錄·裘文達公》每詣一曹,受一職,手文書默然,數日后判決如流。
6.
稱呼管某事的職官。
1.出自《三國志·蜀志·杜瓊傳》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侍曹。
2.出自《張君墓志銘》諸曹白事,不敢平面視。
3.出自《東坡志林·陳昱被冥吏誤追》又使諸曹檢己籍,曹示之,年六十九,官左班殿直。
4.出自《甕牖余談·張廣文》夫教諭在今日特閑曹末秩、無足重輕者耳。
7.
陳舊;腐爛。
1.出自《宛署雜記·民風二》物不新曰曹。
2.出自《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那廝身上兩件衣裳,生絹底衣服,漸漸底都曹破了。
8.
古國名。西周諸侯國。周武王封弟振鐸于曹,稱曹叔振鐸。建都定陶(今山東省定陶區西南),故地在今山東菏澤、定陶、曹縣一帶。公元前467年為宋所滅。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
9.
通“?”。祭豬神。
1.出自《詩·大雅·公劉》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10.
通“遭”。遇。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秦客卿造謂禳侯章》三王者皆賢矣,不曹時不王。
11.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曹氏,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 為宋景公所滅…… 子孫以國為氏。
12.
訴訟的兩方,即原告和被告。
1.出自《說文·曰部》曹,獄之兩曹也。
13.
指訴訟的某一方。
1.出自《西游記》微臣半月前,在森羅殿上,見涇河鬼龍告陛下許救反誅之故,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
14.
指相偶;相匹。
1.出自《秋懷》詩蹇行散余郁,幽坐誰與曹?
2.出自《青瑣高議別集·楚王門客》萬古春之主,群山孰可曹?
15.
指群體;眾人。參見“曹好”、“曹惡”。
1.出自《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2.出自《野獲編·評論·汪南溟文》予心誹太函之文,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好也。
3.出自《國語·周語下》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
4.出自《野獲編·評論·汪南冥文》予心服江陵之功,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惡也。
16.
古國名。古西域國名。故地在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的北方和東北方一帶。古為昭武諸國之一。參閱《隋書·西域傳·曹國》《新唐書·西域傳下》。
1.出自《隋書?西域傳?曹國》曹國,都那密水南數里,舊是康居之地也。
1.猶言塵埃;微末。
1.猶塵土。
2.喻卑下。
1.猶言污濁。
1.塵俗之念。
1.猶塵念。
1.眾生。
1.猶塵霧,煙塵。
2.世俗之氣。
1.猶塵累。
1.猶言凡心俗情。
1.猶塵世。
2.指地球。
1.猶塵世;塵界。
1.泥土。
2.猶塵世。
1.塵俗的容態。
1.繁冗,繁雜。
2.指塵世之累。
1.塵土色。
2.指塵世。
1.塵埃與沙土。
2.喻污濁,戰亂。
3.猶塵世。
1.塵劫。
1.佛教語。剎為梵語國土之意,塵剎謂微塵數的無量世界。
1.猶言人間;俗世。
1.猶塵世;市井。
1.塵俗之事。
1.視為塵土。謂輕視。
1.塵想;俗念。
1.猶塵世,人間。
2.世俗。指日常的禮法習慣等。
3.猶言庸俗。
1.指簡陋樸素。
1.凡庸瑣屑。
1.《后漢書.徐穡傳》載,陳蕃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穡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穡不至則灰塵積于榻◇因以"塵榻"為優禮賓客﹑賢士之典。
1.謙詞。猶言忝列。多謂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職位。
1.塵俗之音。
2.謙詞。猶言污耳。謂請人聽自己的言辭或歌唱等。
1.指飛揚彌漫的塵土。
1.謂世俗之路。
1.細小的灰土。
2.指塵世;塵事。
3.喻庸俗骯臟或指庸俗骯臟的事物。
1.謂世俗的軀殼。
1.猶言世外。
1.凡庸頑鈍。
1.舊謂人在世間受到種種束縛,如魚在網,故稱塵網。
2.沾滿灰塵的蛛網。形容環境凄涼。
1.佛教語。謂世俗的虛妄。
1.形容極其微小或卑微。
1.廢置;委棄。
1.亦作"塵污"。
2.塵垢污染。
3.指塵垢。
1.世俗的事務。
1.世俗之物。
1.塵土和煙霧;塵土飛揚如霧。
2.喻濁世;污濁。
1.世俗的習氣。
1.庸俗不雅,格調不高。
1.塵俗的表相。
1.指一種粉末狀的香料。
1.猶塵囂。
1.猶俗念。
1.魏文帝曹丕愛妃薛靈蕓將至京師,帝以文車十乘迎之,燈火照耀數十里,車馬塞路,揚塵遮蔽星月,當時人稱此盛況為"塵宵"。見晉王嘉《拾遺記.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