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東西夾住。
2.
名詞
鉗子。
3.
動詞
約束;限制。
1.
古刑具。束頸的鐵圈。參見“鉗釱”。
1.出自《舊唐書·刑法志》又系囚之具,有枷、杻、鉗、鎖,皆有長短廣狹之制。
2.出自《茶余客話》古之刑在項曰鉗,今之煉鎖。
2.
古刑罰。以鐵器鉗束人的頸項、手、足。
1.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
2.出自《感事》詩瓢飲不甘顏巷樂,市鉗真有楚人憂。
3.
鉗持,緘禁。
1.出自《莊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
4.
引申為威懾。
1.出自《吹劍四錄》賊京鉗天下,屏氣不得吐。
5.
惡劣。
1.出自《荀子·解蔽》案強鉗而利口,厚顏而忍詬。
2.出自《讀書雜志·荀子七》《方言》:“鉗,惡也。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惫痹唬骸皻?,猶惡也。”然則強惡者既強且惡也,非鉗人口之謂。
3.出自《呂氏春秋·審時》后時者,小莖而麻長,短穗而厚糠,小米鉗而不香。
6.
夾,夾取。
1.出自《漢書·江充傳》燒鐵鉗灼,強服之。
2.出自《藍田縣丞廳壁記》吏抱成案詣丞,卷其前,鉗以左手。
3.出自《責白髭文》年來白髭,歲添一莖,鉗去復生。
4.出自《科爾沁旗草原》我?guī)讜r說話不算話來過?你也不怕閻王爺鉗舌頭!
7.
用來夾持小型工件,彎曲或切斷金屬絲的一種工具??煞譃榧饪阢Q、平口鉗和鯉魚鉗等。
1.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謙部》凡夾持之具即不緊脅者亦謂之鉗。
8.
節(jié)肢動物的螯。
1.出自《吶喊·社戲》蝦是水世界里的呆子,決不憚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著鉤尖送到嘴里去的。
1.亦作"孟饗"。
2.帝王宗廟祭禮。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舉行,故稱。
1.見"孟享"。
1.孟子和荀子。分別為戰(zhàn)國時期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故常并稱。
2.指《孟子》和《荀子》二書。
1.農(nóng)歷正月。
2.春末夏初。
1.明清科舉考試首場所作的第一篇制藝文。又稱"首藝"。
1.四季的第一個月,即農(nóng)歷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1.指孟母斷織教子事。
1.兄弟姊妹的長幼順序,"孟"為最長,"季"為最幼。
1.亦作"孟豬"。亦作"孟潴"。
2.古澤藪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虞城西北。
1.見"孟諸"。
1.見"孟諸"。
1.見"孟宗竹"。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宋國子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預注"子,宋姓。"孔穎達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孟子。"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
2.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1.竹的一種。又名江南竹。其筍供食用?!度龂荆畢侵荆畬O晧傳》"司空孟仁"裴松之注引《楚國先賢傳》"宗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孟宗,江夏人,為避吳主孫晧字諱,改名仁。亦省作"孟竹"。
1.孟春正月。正月為陬,又為孟春月,故稱。
1.《晉書.謝安傳》"昔桓溫在時,吾常懼不全■夢乘溫輿行十六里,見一白雞而止。乘溫輿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雞主酉,今太歲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因以"夢白雞"為人死的預兆。
1.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后因以"夢筆生花"喻才情橫溢,文思豐富。
1.神話中的草名。據(jù)說懷之可以入夢,故也稱懷夢草。
2.用謝靈運夢見謝惠連因得"池塘生春草"句事,謂制有佳作。
1.《文選.揚雄》題解李善注引漢桓譚《新論》"雄作《甘泉賦》一首,始成,夢腸出,收而內(nèi)之,明日遂卒。"夢,一本作"夣"◇用"夢腸"形容寫作構(gòu)思之苦。
2.傳說三國吳孫堅之母,夢腸出而生堅。遂以"夢腸"為生貴子的吉兆。
1.亦作"夢?"。
2.睡夢;夢想。
1.《禮記.檀弓上》載,孔子將死,曰"予疇昔之夜,夢坐奠于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后因以"夢奠"指死亡。
1.猶夢醒。
1.亭名。亦稱"夢謝亭"﹑"客兒亭"。
散曲集。元代喬吉(字夢符)作。三卷。包括《惺惺道人樂府》、《文湖州集詞》、《摭遺》三種。收錄小令二百十二首(內(nèi)重復者十七首),套數(shù)十套。
1.占夢的官。古代統(tǒng)治者以神道設教,特置夢官,依夢象推斷吉兇。
1.指漢馬融夢食花,文思大進事。唐李亢《獨異志》卷中"《武陵記》曰'后漢馬融勤學。夢見一林,花如繡錦,夢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見天下文詞,無所不知,時人號為繡囊。'"
2.指夢筆生花事。
古人認為人有靈魂,能在睡夢中離開肉體,故稱夢魂”,即夢中精魂之意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九華帳里夢魂驚。
1.亦作"夢想顛倒"。
2.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tài)。
1.《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汝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后因以"夢九"為祝人長壽之詞。
1.猶夢醒。
2.睡夢和醒來。
據(jù)《左傳·宣公三年》載,春秋時鄭文公妾燕fd62C翁焓勾屠級生穆公◇因以夢蘭”稱婦女懷孕。
1.《列子.周穆王》載鄭人獲鹿,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事◇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夢幻。
睡夢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也比喻念念不忘夙夜夢寐,盡心所計。
1.猶迷迷糊糊。
1.猶迷迷糊糊。
1.夢中的惡魔。
1.《晉書.文苑傳.羅含》"含幼孤……嘗晝臥,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驚起說之。朱氏曰'鳥有文彩,汝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因以"夢鳥"喻詩文才思之富。
1.猶夢醒。
1.古代迷信,謂夢日是生貴子的吉兆。
1.見"夢撒撩丁"。
1.亦作"夢撒寮丁"。
2.猶言無錢。夢撒,猶無;撩丁,猶錢。元鍾嗣成《一枝花.自序丑齋》套曲"有錢的高貴,無錢的低微。那里問風流子弟……設答了鏝的,夢撒了寮丁,他采你也不見得。"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有一日使的來赤手空拳,夢撒撩丁。"參閱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一說謂夢醒空虛。參閱徐嘉瑞《金元戲曲方言考》。
1.古代迷信,以夢尸為得官的預兆。語本《晉書.殷浩傳》"或問浩曰'將蒞官而夢棺,將得財而夢糞,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將得官而夢尸;錢本糞土,故將得錢而夢穢。'時人以為名言。"
1.《書.說命上》"王庸作書以誥曰'……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說筑傅巖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諸其左右。"后因以"夢說"比喻帝王求得賢相。
1.舊謂生女之兆。
1.夢中的思念。
1.《三國志.吳志.孫晧傳》"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司空"裴松之注引《吳書》"初,固為尚書,夢松樹生其腹上,謂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歲吾其為公乎!'卒如夢焉。"后因以"夢松"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1.地名。在今江蘇省丹陽縣,宋沈括故宅所在地。
2.近人據(jù)宋盧憲《嘉定鎮(zhèn)江志》十一﹑元俞希魯《至順鎮(zhèn)江志》十二,謂夢溪在丹徒縣朱方門東。
3.《夢溪筆談》的省稱。
書名。北宋沈括著。成書于1087-1095年間。共有正編二十六卷,《補筆談》三卷,《續(xù)筆談》一卷,共三十卷,分十七目,六百零九條。內(nèi)容涉及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歷法、氣象、地理、醫(yī)藥、冶金、文學、藝術(shù)、史學等領(lǐng)域,是一本內(nèi)容豐富的綜合性著作。
①夢見故鄉(xiāng)夢鄉(xiāng)遷客展轉(zhuǎn)臥|半夜溪聲正夢鄉(xiāng)。②指熟睡狀態(tài)很快便進入夢鄉(xiāng)。
1.夢中懷想。
2.空想;妄想。
3.指理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