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葡萄”。①落葉藤本植物,葉子掌狀分裂,花小,黃綠色。漿果球形或橢圓形,成熟時多為紫色或黃綠色,味酸甜,多汁,是常見水果,也用來釀酒。② 這種植物的果實。
1.
見“葡萄”。落葉藤本植物,葉掌狀分裂,花序呈圓錐形,開黃綠色小花,漿果多為圓形和橢圓形,色澤隨品種而異,是常見的水果,亦可釀酒。亦指此植物的果實。
1.出自《本草綱目·果五·葡萄》葡萄……可以造酒……《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2.
見“葡萄”。指葡萄酒。
1.出自《老饕賦》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葡萄。
2.出自《赴淮舟行雜詩》綠煙飛蛺蝶,金斗泛葡萄。
1.閃動貌。
2.吹動貌。
3.倏忽。
1.閃耀貌。
1.謂音聲和諧相續。語本《論語.八佾》"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1.猶顯赫。
1.合攏翅膀。亦比喻屈身辱志。
1.猶振奮。
1.古代西域諸國官號之一。
2.泛指外族首領。
1.船上錨﹑桅桿﹑梯﹑管路﹑電路等設備和裝置的總稱。
2.船體主要結構造完之后,安裝錨﹑桅桿﹑電路等設備和裝置的工作。
1.崎嶇,詭秘。
1.語本《書.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言待我君來,使我民得以蘇息安定◇來以"徯后"表示對明君的盼望。
1.拘禁。徯,通"系"。
1.蹊徑,小路。
1.冷落。
2.用尖刻的話譏諷嘲笑人。
1.期待蘇息。語本《書.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
1.小道。
1.希望;期待。
1.希望;覬覦。
2.迷惑。
3.戲弄。
1.仰望。
1.猶待命。
1.猶明察。
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1.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1.指水碓。
1.溪邊。
1.見"溪洞"。
1.亦作"溪峒"。
2.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壯族及其聚居地區。
1.住在山谷間的老人。
2.古代傳說中有仙術的人。
1.指陶侃。
2.動物名。
1.山間的河溝。
1.溪谷。亦借喻難以滿足的貪欲。
1.溪邊。
1.開闊的山谷。
1.猶空虛。
2.一說,謂疲憊。
1.兩山之間的河溝。
1.猶溪刻。
1.小路。引申謂途徑。
1.藏語。意為莊園。舊時西藏三大領主經營領地的組織形式。有三種雄溪(官家莊園)﹑卻溪(寺院莊園)﹑該溪(貴族莊園)。溪卡有由領主派駐的管家﹑監工,設有刑具和牢房,監督領種份地的農奴從事無償勞役。一般溪卡相當于宗以下的農村基層行政組織。少數溪卡(雄溪)直屬舊西藏地方政府,相當于宗一級的行政組織。
1.猶刻薄﹑苛刻。
1.蓮花的別稱。
1.溪水。
1.溪谷的霧氣。
1.溪谷邊的路;溪水之路。
1.即五溪蠻。東漢至宋對分布在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區沅水上游若干少數民族的總稱。因其地有五溪(雄溪﹑樠溪﹑酉溪﹑無溪﹑辰溪),故稱。
1.溪邊野菜。語出《左傳.隱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杜預注"溪﹐亦澗也。毛﹐草也。"
1.溪邊的居民。
1.指射工蟲。傳說中的毒蟲名。語出晉張華《博物志》卷二"江南山溪水中,有射工蟲,甲蟲之類也。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不治則殺人。"
中國畫。宋代夏圭作。紙本長卷。水墨。畫面上山勢起伏綿亙,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巖樹茂密,溪流回旋,草廬竹林邊有高士徜徉;江上則煙波浩渺,漁艇輕泛。筆墨蒼潤,極盡山水淡遠微茫之趣。
中國畫。宋代范寬作。絹本立軸。設色。畫面上巨峰巍峨,勢欲頂天;飛泉一線,自巖隙直落深谷。下部近景樹木蒼蒼,坡石磊磊,溪水漣漣,山徑中一隊商旅正驅趕騾馬前行。用筆剛峻質樸,境界雄渾壯闊。
又稱番茄”。雙子葉植物,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熱帶為多年生,溫帶為一年生。全株有軟毛。漿果多汁液,圓或扁圓形,橘黃或鮮紅色。原產南美洲,中國普遍栽培。果實富含維生素a、c,被稱為維生素蔬菜”。
1.秋天的季候。
2.西邊的亭站。舊時送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