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兒)口小腹大的器皿,多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來盛液體。
1.
亦作“硑”。“鉼”的今字。“甁”的新字形。
2.
陶制汲水器。
1.出自《易·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
2.出自《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之二》為家不鑿井,擔瓶下前溪。
3.出自《三游洞前巖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詩汲取滿瓶牛乳白,分流觸石佩聲長。
3.
古炊器。
1.出自《禮記·禮器》夫奧者,老婦之祭也。盛於盆,尊於瓶。
4.
泛指腹大頸長的容器。
1.出自《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斛。
2.出自《文選·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象筵鳴寶瑟,金瓶泛羽巵。
3.出自《水滸傳》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
5.
量詞。
1.出自《湖上招客送酒泛舟》詩兩瓶箬下新求得,一曲《霓裳》初教成。
2.出自《儒林外史》一個夯漢,挑了一擔食盒來,手里提著一瓶酒……來到柳樹下。
6.
姓。漢有瓶守。見漢應劭《風俗通·姓氏》。
1.出自《古今姓氏書辯證?青韻》《元和姓纂》曰:“后趙有瓶刪。”
1.五彩繽紛貌。
1.謂磨去方正的節操。
1.挫敗敵軍的銳氣。
1.猶言摧鋒陷陣。
1.破敵深入。
1.折伏﹐制服。
1.制服﹐屈服。
1.猶摧心。
1.毀壞;損害。
1.徹底破壞。
2.謂悲傷之極而損及身體。
1.摧折強暴;挫敗堅強的敵軍。
1.猶摧鋒陷陣。
1.折斷其角。謂受到挫折。
1.猶沮喪。
2.挫折阻撓。
1.扣斷扳指。決﹐骨制品。射者用以鉤弦之器﹐即扳指。喻勇猛。
2.毀壞﹐崩潰。
1.破壞。
2.傷心之極。
1.見"摧枯拉朽"。
1.見"摧枯折腐"。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極易摧毀擊垂亡之勢,若摧枯拉朽。
1.摧折枯枝腐木。比喻極容易辦到。
1.猶摧枯拉朽。
1.摧折﹐摧毀。
1.摧折壓制。
1.極言悲痛。
2.崩裂。
1.折毀車輪。謂路有艱險。
1.凋零;衰落。
2.頹喪。
1.低眉﹐低頭。
1.低眉彎腰。猶言卑躬屈膝。
1.猶披靡。
2.折磨。
1.摧毀消滅。
1.見"摧?"。
1.謂傷痛之極。
2.倒塌;倒塌的建筑物。
1.摧陷攻克。
2.摧毀破壞。
1.摧毀撲滅。
1.摧折。
2.謂殘害。
1.受挫而窘迫或收斂。
1.摧折﹐侮辱。
1.傷殘。
1.損傷;挫傷。
2.謂傷痛之極。
1.折斷燒毀。
2.喻掃除。
1.猶摧頹。摧折﹐衰敗。
1.倒塌。
2.衰頹不振。
1.摧折消滅。
1.摧折﹐衰敗。
2.困頓﹐失意。
3.毀廢。
1.高貌。
1.高聳貌。
1.相傳古代鍾子期聽俞伯牙彈琴﹐能從琴音里得知伯牙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絕去琴弦﹐不再彈琴。事見《呂氏春秋.本味》﹑《列子.湯問》。因以"摧弦"為悼念知音的典故。
1.打擊陷害。
2.攻破;陷落。
1.攻克強敵并加以掃蕩。亦喻破除陳言。
1.謂受挫折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