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匏瓜,葫蘆的一種,俗叫瓢葫蘆,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以做水瓢。
1.
葫蘆的一種。即瓠。
1.出自《詩·邶風·匏有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2.出自《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3.出自《笙賦》河汾之寶,有曲沃之懸匏焉。
4.出自《三峽記》說是這個凈壇峰,形如匏--葫蘆:上下兩個圓形,上有瓶頸,中有細腰。
2.
匏的果實老熟后剖制的容器。特指匏制的酒器。參見“匏爵”、“匏尊”。
1.出自《詩·大雅·公劉》執豕于牢,酌之用匏。
2.出自《鹽鐵論·散不足》古者污尊壞飲,蓋無爵觴樽俎。及其后,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
3.出自《元史·祭祀志二》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洗之篚實以匏,爵加坫。
3.
笙竽一類的樂器,為八音之一。古以匏為座,上設簧管,故亦以稱此類樂器。參見“匏笙”。
1.出自《國語·周語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
2.出自《文心雕龍·隱秀》動心驚耳,逸響笙匏。
4.
通“鞄”。古代指制革工人。
1.出自《墨子·節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
1.毛毯。
1.刺繡用的絲線。
2.毛線。
1.用彩色絨線在特制的網眼麻布上繡制的一種手工藝品。
1.也稱羽絨。鳥羽的一種。生在雛鳥的體表或成鳥的正羽基部,柔軟細小,有護體﹑保溫作用。可制御寒的被服等。
1.植物名。又名荊葵﹑蜀葵﹑芘芣。
1.即大豆。
1.柔軟纖細的毛。
1.茂密。
1.草名。即鼠曲草。
1.愚鈍;無能。
1.刺繡用的絨線。
1.飛檐的曲隅。
1.《論語.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后以"榮哀"為贊頌死者的套語。
1.指君王的寵愛。
1.猶盛衰。庵,通"奄"。
1.指高位。
1.盛贊。
2.榮顯褒揚。指地位﹑名譽。
1.我國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機構。在北京琉璃廠。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創立,經營木板水印業務。近年來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經營范圍擴大至文房四寶,所復制的古今名畫,酷肖傳神,富有民族特色。
1.承蒙愛護。謙辭。
1.亦作"榮抃"。
2.榮幸歡欣。舊時公文套語。
1.見"榮忭"。
1.草名。
1.繁榮昌盛。
1.榮盛。
1.光榮的稱號。
1.謂高官的行列。
1.光榮與恥辱。
1.美好而崇高。
1.指君王的恩寵。
2.泛指榮耀。
1.謂榮授官職。
1.即春秋時南榮趎曾行七晝夜,問道于老子。老子教導他要心無所偕,稟絕俗累,返樸歸真。事見《莊子·庚桑楚》。
1.經斫飾的椽子。
1.榮耀的賞賜。
1.榮枯。
2.喻人世的盛衰。
1.猶盛衰。
1.位高顯達。
1.南朝齊垣榮祖善于彈珠射擊,后因用"榮彈"為善于彈射的典實。
1.光榮的恩典。
1.猶盛衰。
1.謂授官的簿錄。
1.指名門貴族。
1.見"榮芬"。
1.茂盛,繁密。
1.草木茂盛貌。
1.榮耀與幸福。
1.榮華富貴。
1.指官職升遷。
1.謂辦事。
1.盛衰。亦指仕途的升沉。
1.草木開花。比喻興盛或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