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摩擦,揩拭,搓。
2.
動詞
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凈。
3.
動詞
涂抹。
4.
動詞
一個物體貼著或靠近另一個物體很快地過去。
5.
動詞
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兒上來回摩擦,使成細絲兒。
1.
物與物相摩擦;輕輕碰撞。
1.出自《物類相感志·衣服》油污衣,用炭火熨之,或以滑石擦熨之。
2.出自《水滸傳》只指頭略擦得一擦,他自倒了。
3.出自《老殘游記》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那荷葉初枯,擦的船嗤嗤價響。
4.出自《創業史》楊書記新給了生寶一支煙,自己拿了一支,卻不顧擦火吸煙了。
2.
頂撞。
1.出自《金瓶梅詞話》潘姥姥聽見女兒這等擦他,走到里邊屋里,嗚嗚咽咽哭去了。
3.
貼近;挨。
1.出自《三朝北盟會編》令殿班擦城下,戰勝者賞金帛。
2.出自《郁輪袍》兄弟,與你擦著門,靜坐一回者。
3.出自《四世同堂》怕被五號的埋伏看見,他擦著墻往東走。
4.
揩拭。
1.出自《儒林外史》姑娘們拿出汗巾子來揩,他又奪去擦夾肢窩。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隨即向后退了一步,把臉上的唾沫星子擦了擦。
3.出自《青春之歌》她掏出手絹,狠狠地擦去了涌流出來的淚水。
5.
搽抹。
1.出自《紅樓夢》姐姐還該擦上些脂粉,不然,倒像是和鳳姐姐賭氣似的。
2.出自《春》淑貞的瘦小的臉上雖然擦了白粉,但是也掩不住憔悴的顏色。
6.
抹去。指田糧等的減免。
1.出自《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編審冊單……其于應升應擦,俱系本縣照糧準則,詳加酌定。
7.
刨擦瓜果,使成為細絲狀。如: 把蘿卜擦成絲兒。
8.
怯。參見“擦生生”“擦擦”。
1.出自《蕉帕記·鬧釵》[凈]這樣女兒,還要哭他?丑乖乖把你做夫人鄭。[旦]呀!擦生生話不分明。
2.出自《魯齋郎》我擦擦的望前去……??的我行行的往后偃。
3.出自《元史紀事本末·佛教之崇》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圖也。
4.出自《朱砂擔》則聽的擦擦的鞋底鳴,丕丕的大步行。
5.出自《馮玉蘭》猛聽的響擦擦似有人,早??得我急煎煎怎坐存。
9.
指把玩。
1.出自《書信集·致胡適》明重刻李邕《娑羅樹碑》,原本系射陽山人所藏,其詩又有《買得油漬云林畫竹》題。似此君亦頗好擦骨董者也。
1.即招文袋。古代一種掛在腰帶上裝文件或財物的小袋子。
也作招撫”。勸說使歸附;用籠絡手段使投降歸順著我持兩紙書,招安劉唐、史進。
1.召來并加以擢用。
1.征辟。
投標”的對稱。為某項工程建設或大宗商品買賣,邀請愿意承包或交易的廠商出價以從中選擇承包者或交易者的行為。程序一般為招標者刊登廣告或有選擇地邀請有關廠商,并發給招標文件,或附上圖紙和樣品;投標者按要求遞交投標文件;然后在公證人的主持下當眾開標、評標,以全面符合條件者為中標人;最后雙方簽訂承包或交易合同。
1.召來軍隊。
2.舊時招募人來當兵。
1.招募士兵,購置戰馬。謂組織武裝,擴充兵力。
2.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1.招降收捕。
1.記錄案件始末﹑犯人供詞等的冊子。
1.蟹名。體深褐色,足紅色,眼柄長,雄蟹一螯很大,另一螯則較他足尤小;雌蟹兩螯均小而相等。穴居海灘,漲潮前,雄蟹舉起大螯,上下運動,故名"招潮"。又名望潮。在我國南方種類很多。
1.招認,招供。
1.招承。
1.招供承認。
1.招聚。
①歡迎接待招待外賓|招待所|招待會|招待遠方來的親戚|受到你們的熱情招待,我們非常感謝。②指擔任招待工作的人員女招待|他在賓館作招待。
1.機關﹑團體所設置的,接待賓客或所屬單位來往的人住宿的處所。
1.承擔;應承。
1.指揮調動。
2.搖動。
1.對證;對質。
1.招貼;招牌。
2.計策;辦法;手段。
3.指弈棋時下子。
1.把風引來。
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會把風引來,故云。
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1.比喻招惹是非。
1.置于竿上用以觀察風量﹑風向的旗子。
1.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1.見"招風惹草"。
1.猶招蜂引蝶。
1.比喻逗引異性。多指女子。
1.招認。
2.亦作"招服"。猶招降。
1.招展,飄拂。
2.照料。
1.見"招伏"。
1.招安,使歸附。
1.招之使依附。
1.招魂復魄。古代喪禮儀式之一。語本《儀禮.士喪禮》"復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向之,抭領于帶,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降衣于前。"鄭玄注"復者,有司招魂復魄也。"
1.記錄案件始末與犯人供詞等的文稿。
1.招收工人。
1.供出犯罪事實。
2.供詞。
1.惹人責怪。
1.招架;抵擋。
1.猶號召。
1.招攬聚合。
①招引呼喚他在招呼你,你怎么不睬他?②用言語、點頭、打手勢等致意對面碰著,總得招呼一下|一下子來了許多人,我幾乎不知道招呼誰好。③吩咐;關照招呼他早點├矗有事請事先打個招呼。④照料;照管店里的事,我已請老張暫時招呼幾天|大家招呼你一個人,有什么麻煩的。
1.招呼;關照。
1.指挑逗﹑勾引女子。
1.招撫,懷柔。
1.召喚;呼喚。
1.見"招麾"。
1.指揮。
2.亦作"招揮"。征召,起用。
1.召集。
1.招致毀謗。
《楚辭》篇名。一般認為是宋玉為屈原招魂之作,也有人認為是屈原為楚懷王招魂之作。篇中借巫陽之口,陳說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贊揚故鄉的溫暖可愛,勸說所招之魂歸來。鋪敘夸張,辭藻富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