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詞
〈方〉人稱代詞。(吳語)你。
2.
代詞
人稱代詞。我(多見于舊詩文)。
3.
名詞
(Nóng)姓。
1.
我。
1.出自《晉書·會稽王道子傳》道子頷曰:“儂知儂知。”
2.出自《此翁》詩高閣群公莫忌儂,儂心不在宦名中。
3.出自《春蕪記·宴賞》奴家生得好儀容,月殿姮娥也賽不過儂。
4.出自《紅樓夢》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5.出自《赤壁懷古》詩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2.
人。泛指一般人。
1.出自《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夏歌十六》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
2.出自《瀧吏》詩比聞此州囚,亦有生還儂。
3.出自《漢州》詩北儂初到漢州城,郭邑樓臺觸目驚。
4.出自《牡丹亭·鬧殤》為著誰儂,俏樣子等閑拋送?
3.
他;他們。參見“渠儂”。
1.出自《正字通·人部》儂,又他也。
4.
你。
1.出自《西湖竹枝詞》勸郎莫上南高峰,勸儂莫上北高峰。
5.
姓。唐朝有儂金意。見《新唐書·南蠻傳下·西原蠻》。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儂氏,儂奭,青州人。
1.魚躍水面之稱。舊俗認為是漲水之兆。
2.每年舊歷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輕重﹐以卜一年旱澇或豐歉。
1.即秤錘。
1.喻人雖小而志氣大。
1.以秤懸持。喻權衡之意。
1.衡量斟酌。
1.稱象的體重。《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為少年聰慧的典故。
1.謂心無偏私﹐公平如秤。
1.謂勤儉持家。
1.桿秤上的花星。多以金屬鑲嵌在秤桿上成小圓點狀﹐作為計量的標志。
1.比喻冷暖無常的友誼。謂交友視勢利為準。見人位高得勢則為友﹐位低失勢便無情。
1.亦作"吃白飯"。
2.謂光吃飯不做事。
1.謂吃酒食不出錢。
把契約等文書保存著以備查核立此存照。
1.關懷救助。
1.保存正統﹑正宗。
2.維護﹑保持正氣﹑正義。
1.謂使國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
1.猶存根。
1.保全志向。
2.寄托志向。
1.意念,注意力。
1.貯存;貯藏。
1.追念,追慕。
1.存身;安坐。
2.過活;生活。
1.見"忖測"。
1.亦作"忖惻"。
2.猶推測。
1.推測。
2.思量。
3.量度。
揣測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猶忖度。
1.猜想,估計。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思念。
1.村沙,粗俗。
1.思忖,思量。
1.考慮。
1.寸白蟲的省稱。
1.元代云南的一種鄉兵。
1.極少的報答。
1.指遠方景物。山水樹林等綠色景物,遠視之形體甚小,故稱。
1.短暫的旋風。
1.短小的武器。
2.微弱的兵力。
1.喻微小的武力。
1.喻微小的權力。
1.書簡的謙稱。
1.些少補益。
1.一寸之步。常喻極近的距離。
2.緩慢的小步。
1.一步也不離開。
2.形容關系親密。
1.亦作"寸步難移"。
2.形容行動極為困難。
3.喻處境極其艱難,什么事也做不成。
1.喻相見之難。
1.小草。
2.一點兒草。
3.喻子女對父母的微小心意。
1.連一點兒草都沒留下。
2.形容消除凈盡,什么東西都沒有留存。
小草難以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惠,比喻報答不盡母親的養育之恩。語出孟郊《游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