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小刷子蘸水或油抹(頭發等)。
2.
動詞
(嘴、耳朵、翅膀等)稍稍合攏;收斂。
3.
動詞
嘴唇輕輕地沾一下碗或杯子,略微喝一點兒。
4.
動詞
輕輕閉攏(嘴)。
1.
拭;沾。參見“抿泣”。
1.出自《大年初一》杯子倒的太滿了,溢在桌子上,他用指頭抿起來,放在嘴里吮吸著。
2.
把油或水刷到頭發上。
1.出自《紅樓夢》﹝黛玉﹞只見兩鬢略松了些,忙開了李紈的妝奩,拿出抿子來,對鏡抿了兩抿,仍舊收拾好了。
2.出自《秋》王氏梳妝完畢,照照鏡子,又在頭上抿了抿刨花水。
3.
稍稍合攏。
1.出自《紅樓夢》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笑。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兩旁差役,只是抿著嘴暗笑。
3.出自《年輕的母親》嘴唇抿成一條紅線。
4.
嘴唇輕沾一下杯碗,略飲少許。
1.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答應著,拿起酒來,唇邊抿了一抿,卻又放下了。
2.出自《二馬》溫都太太用小薄嘴唇抿了半口茶。
1.群山。
1.極言曲折之多。
2.見"百折不撓"。
1.同"百折不撓"。
1.同"百折不撓"。
也作百折不回”。遭受到再多的挫折,也不氣餒。比喻意志頑強。
1.同"百折不撓"。
1.屢遭挫折亦不改變其操守。
1.形容經過種種曲折和紆回。
1.見"百褶裙"。
1.各種冬眠的蟲。
1.亦作"百適"。
2.百次譴責。古時官吏受百次譴責即被免職。
1.亦稱"百折裙"。
2.多褶的裙子。
1.形容話多。
1.形容燈燭繁多。亦指繁多的燈光或星光。
2.狗脊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狗脊》。
3.防風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防風》。
4.萆藌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萆藌》。
1.形容樹枝杈丫紛出。比喻事情節外生枝。
1.見"百執事"。
1.顯示精誠。
2.轉動眼睛。精,通"睛"。
1.謂日光飛馳。
2.指日光。
1.奔競;追逐名利。
1.猶馳兵。
1.奔走懇求。
1.喻飛奔。
1.猶馳馬。控,用以控制馬的器具,如嚼子﹑韁繩等。
1.書信中用以表示對對方的向往思慕。
1.驅馬行獵。
1.猶馳年。
1.猶奔流。
1.驅馬疾行。
2.孫權時稱小船。
1.馳馬沖擊。
1.奔走效命。
1.駕乘驛馬疾行。
1.猶言放眼遠望。
1.猶馳仰。
1.指流逝的歲月。
1.謂想念遠方的人或事物。
1.猶奔跑。
1.縱馬奔馳。
2.指奔馬之轡。
1.亦作"馳?"。
2.驅馬疾行。
1.猶馳仰。
1.猶馳獵。
1.神往。
1.奔走追求。
①策馬疾馳;快跑馳驅射獵|馳驅而來。②奔走效力馳驅國┦攏許之馳驅。③放縱稍節馳驅,以順天意。
1.猶奔走。
1.見"馳驅"。
1.驅馬踐踏。
1.騎馬射箭。
2.追逐射獵。
1.馳思,遐想。
2.神往,向往。
1.謂聲譽遠播。
1.名聲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