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蓑衣之類的防雨衣。一說為粗糙結實的衣服。參見“襏襫”。
1.出自《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首戴萌蒲,身衣缊袯。
2.出自《和孫端叟寺丞農具·袯襫》上袯與下襫,青蓑苦能織。
2.
三尺衣。
1.出自《一切經音義》三尺衣謂之袯。
1.那時;當時。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1.實際情況;實際上﹐事實上。
2.實在﹐確實。
1.來勢兇猛;樣子兇猛‖貶義。
1.亦作"其佗"。
2.別的。
1.其他。
1.見"其他"。
1.謂反應迅捷﹐如回聲之相應和。語本《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1.見"其應如響"。
1.下剩的;其他。
2.猶言有馀﹐有多。
1.語出《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館于雒沬。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災難。
1.猶難道。
1.希望下雨。
1.其諸。猶或者。
1.這里面;那里面。
1.猶或者。表示測度的語氣。
1.奇特出眾。
1.亦作"奇?"。
2.古九拜之一。一拜。
1.謂奇妙的書法。
2.指新奇的文筆。
1.稀奇﹐精致。
2.謂出眾的儀表。
出乎意料地對敵人襲擊的軍隊四渡赤水出奇兵。
1.異常的才能。
2.亦作"奇材"。才能非常之人;才能出眾之人。
1.鳥名。即鬼車鳥。傳說中的九頭鳥。
1.不合制度的車。
1.怪蟲。
1.非常丑陋。
1.離奇荒誕。
1.猶放蕩。
2.新奇跌宕。
1.奇妙的丹方。
2.奇異的方術。
1.新奇的服裝;新奇的服飾。
2.比喻高潔的志行。
1.奇異﹐非常。
2.指邪僻不規的行為。
1.奇秘﹐非常。
1.北狄之一。
1.異常的功勞﹑功勛。
1.指僅有一臂。
2.神話傳說中的國名。
1.猶奇書。觚﹐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
2.奇特﹐不一般。
奇特而又少見的事物或難得看到的壯麗景象馬可·波羅稱贊盧溝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天下奇觀。
1.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1.亦作"奇瑰"。
2.珍品。
3.奇異;奇特。
1.奇特﹐詭異。
1.《漢書.藝文志》有《五音奇胲用兵》二十三卷。顏師古注引許慎云"胲﹐軍中約也。"后因以"奇胲"指兵略。
1.非常驚異;奇特驚人。
設y=f(x)是定義在關于原點對稱的區間上的函數,如果對于定義域中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函數y=ゝ(x)稱為奇函數。它的圖像關于原點成中心對稱。
1.指奇病。
2.謂特殊與一般。
1.同"奇花異卉"。
1.猶奇謀。
2.珍奇的畫。
1.奇異的想法。
奇貨稀有的貨物。可居可以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秦國公子子楚,被遣發到趙國去當人質,處境困難,生活窮苦,趙國大商人呂不韋看到了子楚,說此奇貨可居”,于是和子楚交好,終于利用子楚,奪得了秦國的政權◇用以比喻憑借某種專長或某種事物作為謀取名利地位的資本。
1.亦作"奇跡"。亦作"奇跡"。
2.不平凡的事情。
3.不平凡的業績。
4.不可多得的墨跡。
1.謂卓越的功績。
1.古代一種任治米的力役。為女犯所服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