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目不明;視線模糊,看不真切。
2.
形容詞
日月昏暗無光。
3.
名詞
(Méng)姓。
1.
亦作“矒”。
2.
目不明。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
2.出自《文選·王褒〈洞簫賦〉》垂喙蜿轉,瞪瞢忘食。
3.出自《上安州李長史書》青白其眼,瞢而前行。
3.
煩悶。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不與於會,亦無瞢焉。
4.
慚愧。
1.出自《國語·晉語三》臣得其志,而使君瞢,是犯也。
2.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先生之言未卒,吳蜀二客?焉相顧,??焉失所,有靦瞢容,神蕊形茹。
5.
懵懂;迷糊不清。
1.出自《火林負母圖記》火逼孺人所居樓……先生突入稠人中,冒煙焰排闥登樓抵寢所。孺人方蹣跚床榻間,于是年八十余矣,畏寒澀行步,意瞢如也。遂負以下。
2.出自《赤龍與丹鳳》紀懷仁伸出手,拉過小鳳和三魁……道:“這兩個小猴子真鬼,難為你們,把我都打矒了。”
6.
晦暗無光貌。
1.出自《周禮·春官·視祲》掌十??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兇。一曰祲;二曰象;三曰??;四曰監;五曰暗;六曰瞢。
2.出自《太玄·瞢》瞢腹睒天。
3.出自《唐鐃歌鼓吹曲·戰武牢》命之瞢,卑以斮。
7.
喻指昏憒,愚昧。
1.出自《清史稿·選舉志二》時京僚瞢於時務,謗??繁興,原疏排斥眾議,言之剴切。
2.出自《原強》至於顧問獻替之臣,則不獨於時事大勢,瞢未有知,乃至本國本朝之事,其職分所應知者,亦未嘗少紆其神慮。
1.毫無拘束地談論。
1.天仙子的別名。
1.橫屋居中的一間。
1.古堤名。三國吳大帝時于建業(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為百姓聚居之地。
2.古堤名。在江蘇省吳縣西南。
3.泛指水塘。
1.豎,亦作"豎"。躺臥凌亂貌。
1.涕淚交流。
1.橫越天空,橫陳天空。
1.勇敢地挑戰。
比喻多方挑剔。
1.橫持棍棒。
1.旁通。
1.正面兩側的位置,或長方形物體較短兩側的位置。
1.橫向隆起。
1.田理呈橫狀的土壤,積水不易滲透流失,宜于種稻。
1.猶橫拖倒拽。
1.謂用暴力強拖硬拉。
1.猶橫拖倒拽。
1.橫行,放縱。
1.橫死。
1.見"橫厲"。
1.正屋前兩側的房屋。
1.任意妄為,無所顧忌。
1.縱橫馳騁。
2.奔騰;奔放。
1.猶橫了心。
1.謂超逸特出。
1.古代渾天儀中可以測望星宿的器件。
1.橫越天空。
1.或橫或斜。多以狀梅竹之類花木枝條及其影子。
2.代指橫斜之物。
行動蠻橫;倚仗勢力做壞事~不法丨~無忌。
1.謂不守法紀,放肆妄為。
1.《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橫行將"指輕敵的將領。
1.螃蟹的戲稱。
1.謂做事違反常道,行為不軌。
1.見"橫行直撞"。
1.盤旋,回旋。
1.猶特選。謂未經選試而拜官。
1.橫向延伸。
1.意外降臨的災禍。
1.意外地早死。
1.橫系腰間。
2.指帶劍。
3.猶攔腰。
1.漢時將軍稱號之一。謂能橫行廣野。東漢王常曾拜橫野大將軍。
1.指袈裟。
1.恣意議論。
2.物議,非難。
1.見"橫失"。
1.縱橫奔放。
1.縱橫奔放,不受拘束。
2.謂層出不窮。
3.猶旁出,旁行。
1.肆意,隨心。
①(江河等)泛濫江河~。②(才華等)充分顯露才思~。
1.暢飲。
1.恣意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