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范石湖田園雜興詩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三十五
千畝荒煙傍曉鋤,源頭水少每憂枯。何如老子書田好,縱使豐年不上租。
千畝荒煙傍曉鋤,源頭水少每憂枯。何如老子書田好,縱使豐年不上租。
用九不為首,
陽畫位屯初。
百八十五變,
剛爻可舍諸。
天上嬋娟次第圓,
淡云輕籠解人憐。
他時不少晴明景,
記取今宵一度緣。
襡襣對襠一抹。帕復兩頭八撮。抱腰身,牽帶孔。持帶孔。卸到燭光浮動。暖煙濃。瀉輕紅。
棋底紅編履子。低?砑羅如水。夜填時,重解襪。重束襪。坐久欲填還脫。忽見月如鉤。使人愁。
赤柱山遙,黃堂人遠,有緣天假相逢。高談鴻辯,武達又文通。最是余生百戰,七旬外、矍鑠元戎。群英會,飛鳧五老,仙吏降庭中。
當年征戍事,支持病骨,黯淡軍容。看書生擒賊,偉烈豐功。翰墨留題到處,詩樓上、許認泥鴻。從今后,輕裘緩帶,風度識羊公。
制錦才華老更雄,
幾經賣賦尚愁窮。
近年目力還佳否,
鐵線烏絲可復工。
楓葉蕭蕭峽氣寒,
漁舟多在洑流安。
酒醒向月吹蘆笛,
驚起鸕鶿過別灘。
不眠疑漏盡,獨坐愛燈明。好夜春連市,微風月滿城。
凝香清燕寢,落筆得蠶聲。無限懷人意,迢迢到玉京。
徘徊沙苑夕,更喜駟星明。雜虜猶遮塞,王師未筑城。
春田榛莽跡,夜枕鼓鼙聲。宛種雖神駿,何須慕漢京。
沙渚依依云不動,風煙漠漠鳥飛回。橫空暝色翻波去,絕島秋聲繞樹來。今古奔騰疑地盡,東南偉麗自天開。眼中浩蕩扁舟在,欲喚鴟夷酹一杯。
遙街百磴轉嵚嵜,落日扶輿下嶺遲。與樹蔽虧湖冉冉,因山高下屋累累。儉勤成俗從知富,靈秀鐘人信有奇。十載一行殊恨晚,分金不見橘黃時。
抱被何緣三宿戀,燒燈一笑兩人俱。秋山破夢風生樹,夜水明樓月在湖。盡占物華知地勝,時聞人語覺村孤。不煩詩句追清賞,太史楣間記是阇。
郁然臺殿鎖芙蓉,見客山僧自打鐘。小檻浮空秋水閣,虛庭隨影夕陽松。泗州名在池無塔,飯石師歸寺有峰。欲掃南墻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塵蹤。
夜隨鐘梵入靈源,一笑虛堂解帶眠。旋接僧談多舊識,偶依禪榻豈前緣。離離松檜搖山月,兀兀樓臺宿暝煙。塵句何年傳到此,篝燈試讀已茫然。
空翠夾輿松十里,斷碑橫路寺千年。遺蹤見說降龍井,裹茗來嘗悟道泉。伏臘滿山收橘柚,蒲團倚戶泊云煙。書生分愿無過此,悔不曾參雪竇禪。
城中遙指一螺蒼,到此依然自一鄉。曉鼓隔溪漁作市,秋風吹枳橘連墻。名山更倚湖增勝,清賞剛臨月有光。正爾會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間房。
墮粉瓢紅跡已陳,
卻將春色付何人。
東君老去都平施,
綠幕連天一樣新。
日高庭院楊花轉,閑淡春風。
鶯語惺忪,似笑金屏昨夜空。
嬌慵未洗勻妝手,閑印斜紅。
新恨重重,都與年時舊意同。
楠生石合頭陀出,
此記傳聞歲月遙。
五岳來朝日,三山路不迷。長楊秦苑北,盧橘漢園西。珠斗淩空近,瑤峰入望齊。萬年同圣壽,何用訪丹梯。
壺梁移此地,宮禁有滄洲。浴鶴看成沼,疏龍匯作流。波清珠樹晚,風急石鯨秋。不羨橫汾賞,芙蓉隱御舟。
仙仗那勞遠,憑高禁籞間。丹丘非弱水,紫氣自函關。芝納諸山獻,歌從八伯還。卿云飛不散,長以奉龍顏。
宸游幾度過,容與棹郎歌。滄海浮員嶠,瑤池長碧荷。月從云漢上,秋入露寒多。青鳥西飛急,其如宴樂何。
簫鼓中流發,秋風散浦煙。淋池新樂府,汾水舊樓船。賞勝觀濤日,游非習戰年。甘泉思扈從,回首濯龍川。
前朝唯此樹,舊史不知名。翠葆臨圓殿,蒼虬拂古城。石封千歲字,風起半空聲。頗似逃秦客,悠悠見太平。
窈窕叢霄上,回看佳氣浮。苑疑長樂接,臺似集靈游。云鶴迎清蹕,山煙繞御樓。王褒隨所幸,新賦玉園秋。
誰道神山遠,依然玄圃通。瓊瑤無隙地,苜蓿滿離宮。吹綠晴湖曲,飛霞小殿東。史臣焚草后,蓂歷萬年同。
西內風煙異,南臺見水田。艱難曾稼穡,淳樸一山川。農舍朝炊里,江鄉夕照前。谷蠶勞睿藻,豳雅定同傳。
西轉兔園開,曾徵賦頌才。赤麟隨馭至,黃鵠下池來。弦玉臨風謝,留金罷露臺。明良真此日,拜手詠康哉。
弄田開漢苑,藉畝表周廛。耒耜豳風后,膏腴灞水前。千箱收夕照,幾碓響秋泉。父老康衢頌,惟知祝帝年。
路直苑墻東,臺因選將雄。云屯丹組甲,月抱綠沉弓。定虜憑驍騎,誇胡笑射熊。君王非好武,頻奏幕南功。
敖倉轉粟走天下,
山積云委如蒿蓬。
子孫粒粟不到日,
留與楚漢爭英雄。
瓊簫吹徹黃昏月。清光滿院如鋪雪。簾卷曲闌干。秋窗掩暮寒。
疏星搖碧落。風冷羅衣薄。塞雁斷云飛。林間影漸稀。
聽到鄉音熟,沿途減客愁。
田園認游子,風雨送歸舟。
浩劫懷前度,炎州記昔游。
舜過巖畔路,云水自悠悠。